唐鼎华专栏:《黔东南游学杂记》
创始人
2025-10-08 05:43:41

东南游学杂记

图/文 唐鼎华

1暑期,戴上小黄帽的孩子们又起飞游学去了。在黔东南的青山绿水中,他们哼着儿歌、踏着舞步、晃着脑袋,让头顶上的黄帽子伴随着喜悦的心情像一朵朵鲜花般在凉快的山风中摇拽。

2小黄帽们跟着榴莲、桃子、金橘等几位有着水果叫名的老师在贵州博物馆,用两脚丈量着古龙舟的长度;用睁大的双眼仔细观察着古铜钺上的羽人装饰。展现在眼前的一件件贵州文物,拉开了游学的序幕。

3在凯里,去郎德苗寨的路上见有几位苗民驮着桌子向寨门缓缓而过,然后一张一张地把桌子摆放在进寨的小道边,每张桌子上又放上了酒壶与酒怀;一会儿来了一队吹芦笙的老汉,手持“长枪短炮”般的乐器站成一排,接着奏起了欢快的苗族曲。噢,这是拦门酒仪式开始了,进寨的游客要喝了一碗拦门酒才能“放行”,二个馋嘴的小黄帽喝进了一点点拦门酒,裂开嘴发着怪怪的叫声,不断地吐出了那个“辣”字,还拥着穿大花衣服的苗寨奶奶来了一个亲密的合影。

4寨门口有好几家租借苗族服装的店铺,店里配有化妆师,好几位小黄帽一出门就变成了苗家的小公主。她们穿着漂亮的苗族服装,美美地倾听着桃子老师讲解苗族服装与银饰的特点,知道了苗族的头饰有多长、有多重……

5在苗家的晒谷场上,上演着苗族音乐舞蹈节目。一排吹着两人长芦笙的老汉,像拿着枪炮般的燿武扬威。穿戴着满头银饰的苗家阿妹载歌载舞,一派欢度节日的样子。烈日下,坐在晒场的四周围观的游客黑压压的一片,小黄帽和姑娘们的花衣裳、花阳伞似花一般的镶嵌其中和“舞台”中央靓丽的苗家阿妹争奇斗艳,歌声、芦笙声、鼓掌声汇成一片,欢乐让宁静的山村沸腾了起来。

6在“苗家饭店”的吊脚楼里,大家坐了坐苗家特有的“美人靠”,让走累的脚歇一歇。这里像家里的阳台,转身看着挡在眼前一层又一层的苗寨,和石台阶上来来往往的游客,目光又穿过吊脚楼的空隙,见远处的青山和叠加在一起的蓝天白云亮闪闪的耀眼,像要挤进来招呼我们。小黄帽们坐一坐、看一看、画一画,感受着陌生环境中的点点滴滴。

7在大利侗寨的风雨桥上,几位侗族阿婆低头编织着侗族的花边,手上的梭子一上一下,偶尔抬头笑眯眯地判断我们是否喜欢一边摆放着的绣品。那些侗族工艺品上的图案非常漂亮,小黄帽与游客们欣赏着各种花样,挑选着自己的所爱。

8坐在桥边“美人靠”上的几位老人在下棋,田字形样的棋盘是用刀刻在“美人靠”凳面上的,棋子像随意捡的不规则小石块,只是有黑灰之分。他们下的不是围棋也不是五子棋,双方上下左右在格子里移动,是简单还是玄妙看不懂,这样的斗棋也引起了小黄帽们的兴趣。

9侗寨里像塔那样的建筑叫鼓楼,它十多层的房檐一层接一层地收缩渐渐变小很有特色。我们带着小黄帽们在里面欣赏侗族大歌,歌词听不懂,但音色很迷人。侗族阿妹介绍了歌词大意,最意思的二首歌是和大自然紧密联系的《青蛙歌》、《蝉之声》。歌声中有摹仿青蛙和知了叫的合声,配合着歌词一阵高一阵低,多声部的演唱层次很丰富,凸显出人和自然和协,非常好听。

10演出结束后侗寨阿哥阿妹和小朋友们邀请大家到晒场一起舞蹈;你跟着我,我跟着你,陌生的你、我、他,用笑脸、用侗族语“你好”、点头相互打着招呼,手牵手时人与人之间传递着友好的善意。学着侗族的舞蹈,近距离地感受着她们婀娜的舞姿,她们满身的银饰闪闪发光,加上轻柔的碰撞声……美到让人沉醉。小黄帽们跟着侗族小朋友们有模有样地学着有民族特色的舞步,沿着晒场四周转着圈,在音乐声中嘻嘻哈哈很是热闹。

11这次游学活动,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让小黄帽“忙得不亦乐乎”。昨天在丰登村倚山人手工作坊学习了蜡染技艺,今天在雷公山上画梯田,明天还要去苗寨学造吊脚楼、学做银饰。特别有意思的是一门抓鱼课,做了一回“捕鱼小儿郎”的小黄帽们乐开了花。

12苗侗二族寨民在种植水稻时,会在水稻田里放养稻花鱼苗来灭虫害,到了水稻成熟时小鱼苗也长大长胖,就等大家来“收拾”这些“肥仔”了。

抓鱼去!小朋友们欢呼雀跃!抓稻花鱼是一堂与大自然亲近的课。小黄帽们走在田间的小道上,四周的稻穗弯了腰,稻子与稻子的间隙中倒影着蓝天白云;几个稻草人东倒西歪,装模作样地吓唬着贪食的小鸟。

魚在哪里?一路上跟着榴莲老师的小黄帽们指挥着飞舞的红青蜓去找答案,只有不听话的黑蝴蝶飞飞停停不理不睬,不远处的知了不停地叫着:我知道,我知道。

13“开始上课了”。榴莲老师先下水,用像渔篓的筌搅混水稻田里的水,水一混浊,鱼就呛得难受四处乱窜,一条鱼跳出水面,榴莲老师用力把手中的渔筌投射过去……,真是浑水摸鱼!榴莲老师示范了捉鱼的全过程及各种技巧。

14在凉亭里换好防水衣服和脱掉长裤的孩子们个个生龙活虎,站在田边磨拳擦掌。可当准备下水时,水稻田有多深?水中会有蛇和马蝗吗?只踩过雨后马路上的积水,和在浴缸里玩玩水的城市孩子们,因无法判断而拿不定主意,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焦虑不安。她们在思考,是翘着屁股爬下去?或躺着身体滑下去?还是跳下去?

15在犹豫中有一个叫敢敢的小女孩,似乎想冒一下险,蹲下身,又伸下一脚,尝试着触碰水面,好像没有什么可怕,就带着倾斜着的身体滑向水中。敢敢带了头,其他孩子的怕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扑通!扑通!”一个个跟着下了水。

16穿上橡胶防水衣的朵朵,可能是防水衣服太重,也可能是被淤泥阻碍了行动,抬不起腿、挪不开脚,连向前移动一点也不行,急得大叫:我不能动啦!呛的泪水快哭了起来。老师过来了,小伙伴们过来了,七嘴八舌中最后听取了老师的意见,“脱了防水裤就好了”。

17朵朵能在水稻田中行走了,高兴的表情无法用语言描绘,双手拍着水面,掀起了欢快的水花。

18第一个下水的敢敢,人小胆大,秀气的脸蛋下深藏着天不怕地不怕的一股狠劲,学着榴莲老师的样儿,用双手搅动水稻田里的水,然后用渔筌投向冒出来的稻花鱼。

鱼在敢敢手中拼命扇动着尾巴,挣扎着脱离了手心,得而复失,敢敢不甘心,奋力再次投出鱼筌,因重心不稳不小心滑倒,屁股粘上了淤泥,溅起的泥水又迷了眼睛还脏了脸,加上难受的表情形成了一个滑稽样,让小英雄变得更加可爱了。

19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一会敢敢抓了五条鱼,成了抓鱼王。不想落后的其他小朋友们挥舞着双手搅混水,水稻田里像煮开了的水一般沸腾着,他们睁大着眼睛死死盯着水面上的动静。几条小鱼受不了了,头昏脑胀急急地探出头来,还有些奋力地跳出水面,一只又一只渔筌箭一般射向它们,在孩子们的包围中,鱼儿也是插翅难逃!抓鱼活动达到了高潮。

20没有接触过活鱼的朵朵,对困在渔筌里的鱼有点害怕,鱼会咬人吗?迟迟不敢下手。一边的敢敢说别怕,这鱼没有牙齿!没有了心理障碍,朵朵勇敢地把手伸了下去,……

21水田成了捕鱼的赛场,一直没抓到鱼的朵朵有些气馁,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终于抓到了鱼,鱼是滑溜溜的,在朵朵手中,拼命地挣扎力气变得很大,或许朵朵抓的是鱼尾,鱼差点挤出手心。一边的榴莲老师着急地说:抓住鱼胸!于是朵朵这样抓那样抓,把鱼折腾得没有了力气,终于被朵朵抓牢了,朵朵对着手中的鱼破口大骂“臭死鱼”!充满了胜利喜悦的朵朵,可爱的小脸蛋上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随队的摄影老师及时捕捉住了抓鱼的瞬间,咔嚓咔嚓!一张一张照片不仅仅是某瞬间定格,而是孩子们成长的记录。

22每天到晚上,摄影老师会把记录的照片整理汇编成“现场直播”发送给大家回味。五天的游学过去了,数不完的照片积累成了一本贵州黔东南游学记。翻到一组结营那晚的照片,有我作为特邀嘉宾老师为小黄帽们颁发奖状的留影,还有为他们切蛋糕庆祝的留影,张张满满的喜气洋洋;又回看那天孩子们抓住稻花鱼的照片,身上的泥土、脸上的汗水……游学的兴奋劲儿刺激着,心中又泛出了照片外的许多画面,可爱的小黄帽们各种各样的表现——有哭鼻子的、有奋不顾身的、有小心翼翼的、有成就感满满的……一张又一张伴随着回味、追忆、联想,咀嚼中细品着童年无限的美好。

唐鼎华

唐鼎华,1958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82年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第五届架上连环画组委会委员、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吴冠中艺术馆特聘画家、江南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

1992年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1998年无锡电视台拍摄专题片《用画讲自己的话-记画家唐鼎华》,2003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观察与思考》、《感受与语言》,2005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创意课堂》,2006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插图设计》,河北出版社出版《唐鼎华作品集》,香港中艺画廊举办《唐鼎华国画作品展》,2009年常州画院举办《唐鼎华教授中国画作品展》,2010年江西出版社出版《二十一世纪画家个案研究唐鼎华》,201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素描基础》,2013年出版《新概念设计漫画》,2014年作品《无锡老百业》、《天下惠安》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2015年《美术》第二期发表美术作品《天下惠安》,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画欣赏》,《木偶戏》参加全国首届插图展,《女红军故事》参加全国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童年旧事》获“东升杯”全国连环画大赛优秀奖,2018年《洛神赋》参加第五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钱绍武艺术馆举办《唐鼎华中国画小品观摩展》,2019年《童年的货郎担》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擦一下镜子照见童年》参加全国第六届架上连环画展,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擦一擦镜子,照见童年》,《唐鼎华作品》参加中国优秀经典故事全国连环画作品展,2020年4月26日《劳动者的风采》发表在人民日报,12月27日《冬趣》发表在光明日报,2021年《南疆的一天》入选第七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2022年3月在无锡美术馆举办《童年——最柔软的记忆 唐鼎华中国画作品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地时间10月8日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 (Susumu Kitag...
焕新升级后,这里单日最大客流能... 这几天石台牯牛降景区,简直被国庆中秋假期的氛围 “裹” 得满满当当!从景区入口延伸到严家古村的青石板...
厉害了!延边两地上榜,文旅“热... 国庆中秋假期,延边文旅“热”力值爆表,成功跻身两个文旅榜单。其中,延吉上榜马蜂窝2025“十一”假期...
乐享“双节”假期 潍坊昌乐打造... 大众网记者王帅 通讯员 刘宁宁 陈雅南 潍坊报道 近年来,县域旅游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游客避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