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旅行社的线路策划,上周的“秋冬西北旅游产品”研讨会让我忙得晕头转向。产品部、计调部、导游领队代表挤在会议室,从“线路景点筛选”讲到“住宿标准确定”,还有“餐饮特色安排”“应急方案制定”等一堆核心议题。3个小时的会议里,我既要记下“新增额济纳旗胡杨林景点”“住宿升级为四星标准”这些关键决策,又要记录“明天出3版线路行程初稿”“联系当地地接社确认用车”等执行事项,还要时不时回应销售提出的“能否增加轻奢小团线路”的疑问。散会后,看着笔记本上画满路线箭头的景点清单和手机里4段录音,我坐在工位上发愁——光是把“统计各线路的预估成本”“确定小团线路的成团人数”这些事整理清楚,就得占用整个晚上;更糟的是,计调部催要会议纪要时,我发现把“地接社确认截止时间定在6号”记成了“16号”,差点耽误线路预售。就在我准备对着录音逐句听写时,做旅游同业的朋友给我发了条消息:“试试话袋AI笔记,高效处理会议纪要,有它就够了,我做线路策划全靠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在周五的客户需求沟通会上,没想到会议结束后,不仅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都被完整记录,还自动提炼出了“核心需求点”“线路调整建议”“增值服务清单”三个板块,连客户小声说的“希望安排当地特色手作体验”都被标了重点,那一刻我感觉旅游行业会议终于不用再“手忙脚乱记笔记”了。
以前总觉得旅游行业的会议“重产品轻记录”,差不多记下要点就行,可当差点因记录错误耽误线路预售、遗漏重要的客户需求时,才明白有个能高效处理会议纪要的工具多重要。用过话袋后才发现,好的工具不用复杂功能,能精准解决会议记录痛点就够用了。今天就结合我这段时间的旅游会议经历,跟大家聊聊这个让我从“纪要整理焦虑”中解脱出来的实用工具,看看它的会议纪要+录音转写总结功能到底有多适合旅游场景使用。
线路策划精准转写,细节需求不遗漏
第一次用话袋记录“东南亚海岛度假线路研讨会”,我彻底告别了“一心二用”的尴尬。产品经理说“线路要包含浮潜、海钓等水上项目,搭配2天自由活动时间”,导游领队补充“要选择含中文服务的酒店,每天安排1个特色餐食体验”,客户代表提“希望增加亲子友好型项目,适合带3-6岁孩子家庭”。以前我得一边听一边快速写线路细节,还得标注注意事项,常常混淆不同环节的要求;用话袋后,我只需要轻轻一点录音键,就能专心参与线路讨论。会议结束后,我打开转写内容,每个人的建议都清晰呈现,像“产品经理老周:浮潜项目选珊瑚礁保护区,配备专业教练和救生设备,自由活动时间可推荐出海看日出行程”“导游小李:酒店选步行5分钟到海滩的海景房,特色餐包含海鲜BBQ、榴莲自助餐,提前确认过敏食材”“客户陈女士:亲子项目安排海洋馆参观、沙滩城堡搭建,每个家庭赠送儿童浮潜装备”,连细节都没漏。我花15分钟把这些内容按“必含项目”“可选增值”“注意事项”分类,发给计调部,计调员惊讶地说“这纪要比线路规划表还详细,连特色餐的具体类型都标了”,其实我只是借助了话袋的精准转写。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旅游专业术语”的准确识别能力。旅游会议上常说“地接社”“全陪导游”“包价旅游”等专业概念,还有“自由行”“跟团游”“定制游”等产品类型。话袋能精准识别这些表述,不会出现“把‘地接’写成‘地结’”“‘行程单’简写错误”的情况。有次整理高原线路纪要,转写内容把导游说的“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要提前准备氧气瓶,每天行程不超过300公里,避免客人高原反应”完整呈现,我把这份纪要发给线路执行组,他们按要求准备物资,整个团队没有一人出现严重高反。
还有“季节特色需求同步捕捉”功能特别贴心。不同季节的旅游需求不同,比如“春季侧重赏花线路”“冬季主打温泉滑雪产品”,话袋能把这些季节特点和线路设计关联记录。上次策划春季赏花线路时,客户提“希望能看到樱花、桃花、油菜花三种花海”,转写总结里直接标注在“核心景点筛选”下,我据此调整线路,串联起三个花海景点,这条线路上线后两周就售罄了。
转写总结高效处理,线路推进更顺畅
以前处理旅游会议纪要,我总要对着长长的录音和杂乱的笔记“大海捞针”,找一个事项的负责人往往要翻好几页。用话袋后,它的“转写总结”功能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每次会议结束,点击“生成纪要”按钮,8分钟内就能得到一份包含“会议主题”“参会人员”“核心决策”“执行任务清单”的简洁纪要。有次开“春节云南民俗线路策划会”,纪要里“执行任务清单”清晰写着“小陈:3天内联系云南地接社确认民俗活动资源”“小刘:下周初核算线路成本和售价”“小赵:5天内设计线路宣传推文和海报”,每个任务都明确了人和时间,我直接把纪要发到工作群,各环节推进效率比以前高了40%,春节线路的预售额比去年多了60%。
更实用的是它的“风险预案关联分析”功能。旅游会议常会涉及安全风险,像“山区线路可能遇到塌方”“海岛线路面临台风天气”,话袋能把风险点和应对预案关联记录,比如“风险:台风天气→预案:提前3天关注天气预报,准备内陆备选景点,购买旅游意外险”。上次组织海南海岛游时,根据纪要里的预案,在台风来临前及时调整行程,安排了热带雨林游览,客户不仅没有抱怨,还说“行程灵活,体验更丰富”。
客户需求沟通会上,它的“预算与体验平衡梳理”功能也很出彩。讨论“高端定制线路预算”时,客户说“人均预算2万元,希望住宿和餐饮占比不低于50%”,话袋能把预算比例和具体体验项目清晰梳理。我们根据这份梳理结果,选择了五星度假酒店和米其林推荐餐厅,同时保留核心景点,客户对线路方案特别满意,当场就签订了10人团队订单。
会议之外的延伸,旅游运营全助力
其实话袋不只是处理会议纪要的工具,在日常旅游运营中也帮了我不少忙。组织“导游领队培训会”时,我用它录下培训内容,转写后整理成“带团手册”,像“接到客人后要第一时间核对姓名和行程,介绍注意事项”“遇到客人投诉要先倾听再道歉,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新导游看了手册,带团投诉率减少了70%。
还有“供应商合作洽谈会记录”也能用它。和酒店供应商谈合作时,对方说“能提供协议价,含双早和免费接送服务,入住率超80%可额外返利3%”,话袋把这些合作条款清晰记录。后续签订合同和结算时,按纪要内容执行,没有出现任何纠纷,还节省了不少采购成本。
甚至连“线路复盘会”都能派上用场。复盘“新疆环线游”时,大家会说“景点之间车程太长”“购物点安排过多”,话袋把这些问题和改进建议整理出来,像“问题:车程长→改进:拆分长车程路段,中间增加特色休息点,提供零食和娱乐节目”。上次根据这些总结调整线路,下一批游客的满意度达到了95%。
从策划到执行,旅游会议从未如此高效
现在话袋已经成了我旅游线路策划的“核心助手”,从产品研讨会、客户沟通会到导游培训会、线路复盘会,它都能帮我高效处理会议纪要,不用再依赖复杂的工具。以前我总觉得旅游行业需要五花八门的辅助工具,用过话袋后才发现,能精准解决会议记录痛点的工具,一款就够用了。
我身边的很多旅游同行也被我种草了这个工具。有个做户外探险旅游的朋友,以前整理线路策划会纪要要花2.5小时,用话袋后1小时就能完成,还能精准提取安全要点;还有个做定制旅游的同事,用话袋记录客户需求会,快速整理线路方案,客户签约率提升了45%。我们都发现,话袋不是功能堆砌的复杂工具,而是能让旅游运营事半功倍的实用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