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山西隰县一座名为“小西天”的古寺意外成为了全国游客的宠儿。雨中蜿蜒百米的长队、凌晨就开始守候的游客、火爆的拍照打卡点……这一切奇观,都源于一部爆火动画电影《悟空》的魔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凌晨四点就从临汾出发,没想到到这里已经排起了长队。”来自河南的摄影爱好者刘先生撑着雨伞,裤脚已被雨水打湿,“就为了拍一张和电影里一模样的角度,等了两个小时。”
小西天,本名千佛庵,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因寺内精美的悬塑艺术闻名。但在《悟空》上映前,这里日均游客不足百人。如今,平常日子就有四五千游客,周末更是轻松破万,增长上百倍。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影里孙悟空在小西天的那场打斗太震撼了,悬浮于云海之上的寺庙,金光闪闪的佛像,让我立刻决定要来实地看看。”专程从广州飞来的大学生陈欣告诉记者,她特意穿着印有“悟空”字样的T恤,在朋友圈连发了九张打卡照。
景区工作人员王磊已经连续一个月加班,“我们增加了三倍人手,还是忙不过来。最夸张的是上周日,早上五点半就开始排队,队伍从山门一直排到停车场入口。”
面对突如其来的热度,景区迅速推出 “悟空寻踪” 游览路线,标注了电影中出现的各个场景。寺内一处观景台因为视角与电影最为相似,成为最热打卡点,景区不得不安排专人维持秩序,限制每人拍摄时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就为了这两分钟,值了!”来自南京的赵女士和闺蜜轮流撑着伞,在雨中摆出与电影中角色同款的姿势,“感觉自己也成了故事的一部分。”
这股“悟空热”不仅带动了小西天,还辐射到周边景点。圣王山、七里滩等以往冷门的景区,游客量也翻了好几倍。当地特色小吃“隰县蒸饭”和“牛肉丸子面”的销量直线上升,民宿更是一房难求。
“我在这住了三十年,从没见过这么多人来小西天。”当地居民李大爷在景区外卖着自家做的梨汤,生意好得让他合不拢嘴,“这些年轻人来了,热闹,真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过,热度背后也有隐忧。游客太多导致寺内部分古老地砖磨损加剧,一些游客为了拍照攀爬禁止区域,还有不文明的涂鸦现象。
“我们正在考虑实行分时段预约制,”景区管理负责人表示,“同时增加了更多互动体验项目,希望能分散游客,保护好这座古寺。”
文化学者张泽分析,这种现象反映了当代年轻人一种新的旅游心态:“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而是寻求与文化IP的情感共鸣。当一处景观能够唤起他们内心的某种情感或认同,距离和困难就不再是障碍。”
雨渐停,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小西天著名的悬塑佛像上。队伍中,来自四川的李先生和朋友们轻声哼起了《悟空》的主题曲。渐渐地,周围不少人也加入进来。
“踏破九天,不负此心勇......”歌声在群山中回荡,仿佛与五百年前那个桀骜不驯的身影隔空相望。
夜幕降临,景区即将关闭,仍有游客不舍离去。而明天,新的队伍又将在黎明前形成。
这股“悟空热”还能持续多久?小西天能否承载这份突如其来的厚爱?让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关注本账号,点击下方名片,第一时间获取更多新鲜、有趣、深度的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