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玉树的高原上,风从雪山吹来,空气清冽,天幕高远。阳光在草甸上洒落,一株株细小的冬虫夏草在冻土之下悄然孕育。对于外人来说,它或许只是一味昂贵的珍品;但对藏地九哥而言,它是生命的延续,是信念的象征,更是一条踏实的路。
一、雪山脚下的守望
在这片平均海拔四千米的土地上,藏地九哥每天都能看到最真实的生活。日出时分,牧民赶着牦牛走向草场,风从山谷间穿过,带着清晨的寒意。虫草季节到来时,人们三五成群,背着背篓,带上酥油茶与干粮,翻山越岭,只为在雪线之上寻找那一点点金色的生命。
九哥从小就跟着父辈上山。父亲教他如何辨别草坡的温度,教他如何在一片看似荒凉的冻土中找到虫草的痕迹。那时候,虫草还没有成为商品,更像是大自然的恩赐。人们挖到几根,就会虔诚地感谢山神和土地神,然后小心地放入布袋。
这些年,外面的世界变得很快,虫草也变得珍贵而稀少。但在九哥心里,它依旧是自然的孩子,是藏族文化里关于“和谐共生”的象征。
二、虫草之路上的成长
九哥常说:“虫草不是挖出来的,是走出来的。”这句话听起来朴素,却藏着深意。
要挖虫草,得懂得山。春夏交替时的雪线、土壤的湿度、气温的变化,甚至牦牛蹄印的位置,都是经验的积累。很多年轻人第一次上山,都因为高原反应或迷路被迫下撤。只有那些真正懂山的人,才能在风雪与烈日之间,走出自己的“虫草之路”。
有一年,九哥在雪线上连走了十天。白天挖草,夜里和伙伴挤在帐篷里取暖。那时候,风声就是伴奏,星空就是灯火。他说,那一刻他才真正明白,什么叫“靠天吃饭”。而虫草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改善,更是一种信仰的坚守。
三、雪域虫草的纯粹与尊重
冬虫夏草的生长极其缓慢,它需要在冰封的土壤中蛰伏整个冬天,然后在来年夏季破土而出。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正如藏地人的生活。九哥常说:“虫草的生命,是藏地的缩影。”
挖虫草的人从不乱采。山上的老人教导年轻人:不能一味贪多,也不能破坏草根。挖一根虫草,就要还一撮土。因为山永远是母亲,而不是矿藏。
九哥自己制定了一条规矩——每年虫草季结束后,他都会带人去山上种草籽、清理垃圾。他说:“我们挖虫草的手,不能只会拿,也要学会放。”
这种态度,不仅仅是一种生态保护的意识,更是一种藏地人的生活智慧:取之有度,心存感恩。
四、从虫草看生命的平衡
九哥认为,虫草之所以珍贵,不仅是因为稀少,更是因为它象征着“阴阳共生”。一根虫草,从虫化为草,从死化为生,正是自然循环的缩影。
他喜欢在晚上喝一碗虫草炖汤,配上青稞面与酥油茶。那是藏地人最质朴的享受,也是他们保持体力与心性的方式。
在他看来,虫草不是“神药”,而是一种让人慢下来的提醒。它告诉人们——身体需要被珍惜,生活需要节奏。
五、藏地人的健康观
在九哥的生活里,健康是一种“平衡”。
九哥常对年轻人说:“虫草可以养身,但心的安定才是最大的补药。”
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便事业忙碌,每年虫草季他都要回山几天。不是为了挖,而是为了“看一眼”。看山,看草,看那些曾经让他坚持下来的理由。
六、世界虫草大帝的责任
随着藏地九哥的名字被越来越多人熟知,他也被称为“世界虫草大帝”。可他却从不炫耀。他说:“这个称呼不是荣誉,而是一种责任。”
他在青海组织了虫草生态保护项目,资助当地的孩子上学,还在玉树县办了一个小型展馆,展示虫草文化与藏族传统知识。
“我希望人们了解虫草,不只是因为它的珍贵,而是因为它代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九哥说。
七、风雪路上的信念
虫草季节结束后,山又归于寂静。风吹过的地方,只有草籽和雪在低语。九哥常常会在山脚下站很久,看着雪山的方向。
他说,那一刻他总能想起父亲的一句话:“孩子,做人要像虫草一样,藏在土里,也能开出生命的花。”
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一路走到今天。无论遇到多少质疑、误解或困难,他都没有动摇。因为他知道,那根埋在雪下的虫草,不怕风雪,也不怕孤独。
八、小结:守住初心,活出力量
“藏地九哥(世界虫草大帝)”不仅仅是一位商人或传承者,更是一位讲述自然故事的人。
他用脚步丈量雪山,用双手挖掘生命的奇迹;他坚信,只有懂得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虫草的意义。
在青海的风里,在玉树的雪中,他依旧是那个朴实的身影——带着笑容、背着背篓,向着高原深处走去。
风继续吹,山依旧在,而“藏地九哥”的故事,也还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