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讯(记者王立三□孙大连 通讯员冯皓 摄影:史继东)国庆中秋“双节”首日,哈尔滨市各大景区、商圈人流车流骤增。哈尔滨市公安局统筹调度,围绕交通疏导、窗口服务、巡逻防控、护游保障四大重点,全警坚守岗位,用“警察蓝”为市民游客筑起安全温暖的守护屏障。
交通疏导:严管保安全 温情护畅通
面对节日出行高峰,全市交管部门科学部署警力,在高速公路出入口、景区周边道路、城市主干道等重点路段增设执勤点,强化交通指挥疏导。
针对“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闯红灯、货车闯禁行等突出违法行为,交管部门在高速、国省道及农村地区加大执法力度,尤其对6座以上小型客车、客运班车、旅游包车落实“逢车必检”,严防超员载客、不系安全带等隐患。
“哈尔滨交警的执法很贴心,既提醒了我们注意安全,又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来自江苏的游客李女士说道。交管部门推行柔性执法,对不影响交通安全的轻微违法,如因不熟悉路况误闯禁区、临时违停等行为,以教育提醒为主,不予处罚。此外,交管部门还为运送民生保障物资、秋菜销售的车辆提供通行便利,在规范停车方面给予指引,实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窗口服务:假期“不打烊” 便民暖人心
全市公安窗口单位坚持服务“不打烊”,全力满足群众节日办事需求。出入境管理支队开启“两节节日窗”,采取市局出入境窗口8天无休、9区9县轮流开放窗口的形式,围绕“至亲、至诚、至信”理念,确保申请人“最多跑一次”。同时,设立“全季护游”专窗、“港澳台人员”专窗,为港澳台游客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对有紧急事由的游客开通绿色通道,实现“当天取证”。
户籍窗口同样贴心服务,“国庆不打烊,能帮大家把事办好,我就觉得这个假期很有意义。”道里分局派出所户籍民警于子乔说。香坊、尚志、延寿等区县公安机关同样开通便民服务绿色通道,为群众办理身份证、居住证等业务,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巡逻防控:织密安全网 快反护平稳
国庆首日,全市公安机关构建全方位巡逻防控体系,通过部署全市街面警务站和武装处突车组,严格落实武装巡逻“四项机制”和“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做到秒级反应、迅速处置。道外、松北、五常等区县公安机关采用“步巡+车巡+视频巡”模式,加大对商圈、景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区域的巡控力度,确保“警力常在、警车常见、警灯常亮”。
针对“双节”期间可能出现“大客流”的重点景区,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多次实地踏查,对重点区域、关键环节进行风险隐患排查,为精准制定防范措施、有效堵塞安全漏洞提供了坚实支撑,确保能够第一时间稳妥应对各类突发情况,为国庆期间社会面平稳有序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市民游客在哈尔滨度过安心假期。
护游保障:精准强服务 安心伴旅程
针对中央大街、太阳岛、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等热门景区景点,全市公安细化护游措施。
“我们在陈列馆实行‘百米内必见警车、见民警’,通过‘车巡+步巡’循环式巡防、‘常规+科技’立体化巡防,前置备勤警力,严防拥挤踩踏事故。”正在执勤的平房分局民警说。
松北分局对太阳岛、极地馆、波塞冬等景区落实“一景一策、一景一案”,在地铁站、停车场等关键部位强化巡逻,实现侵财案件“零发生”。
景区执勤民警不仅维护秩序、排查隐患,还主动化身“导游”“服务员”。在中央大街,民警一边疏导人流,一边叮嘱孩童注意安全;在各大景区,民警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旅游咨询、物品寄存服务,及时帮助解决丢失物品、人员走失等问题。“有警察在,我们玩得更踏实!”游客们的认可,成为民警坚守的最大动力。
隐患排查:全面除风险 筑牢安全线
全市公安坚持防患于未然,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场景开展全方位隐患排查,对“九小场所”、危爆物品生产存储企业、寄递物流站点开展“突击式”“地毯式”清查,重点核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对发现的灭火器过期、消防通道堵塞等隐患当场下达整改通知,坚决做到 “零死角、零容忍”。
依兰县公安局将警务服务延伸至农业生产一线,深入晒场、粮仓、农资存储点,检查用电线路是否存在私拉乱接、老化破损问题,还利用农户休息间隙开设“田间微课堂”,民警结合火灾、农机伤人案例讲解安全知识,同时针对秋收后农户易遭电信网络诈骗的情况,重点讲解“冒充客服”“虚假购物”等诈骗手法,手把手教农户下载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以务实措施让“警察蓝”成为国庆假期里最安心的色彩。
编辑:袁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