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日报报道|会昌有戏 风景独好
创始人
2025-09-27 20:09:22

9月27日

赣南日报报道

会昌有戏 风景独好

下面一起来看看

↓↓↓

会昌有戏 风景独好

悠悠湘水,逶迤流淌,吟唱千年古邑的岁月沧桑;峨峨仙岩,丹霞耸立,见证红色土地的日新月异。

会昌,是毛泽东同志盛赞“风景这边独好”的地方。如今,在这片底蕴厚重、山水奇特的土地上,一场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融合为径的深刻变革正澎湃涌动,一幅新时代“风景独好”的壮丽画卷正徐徐铺展。

近年来,会昌县深入贯彻落实旅游强省战略,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勇于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通过聚焦“戏剧+”“科技+”“文化+”三大主线,匠心打造系列文旅精品项目,构建了南部生态康养、中部文化休闲、北部农旅研学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凭借强劲的发展势头,2025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最快的100个县”第18位,一座新时代风景独好山水人文旅游城正在赣南大地强势崛起。

“戏剧+”赋能 千年古镇焕发时代光彩

会昌戏剧小镇的川剧变脸表演

如何让古镇焕发新时代的光彩?会昌从文脉入手,吸引优秀人才回归,共同打造“世界的会昌”。

会昌县城西北街,三江汇流,古榕参天,南宋城墙临江而立,明清民居与客家祠堂错落有致,浓郁戏剧氛围弥漫在街头巷尾。这里,是会昌县与著名剧作家、导演赖声川团队合力打造的会昌戏剧小镇。

在“修旧如旧”的坚持下,戏剧小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街区的肌理与风貌,同时巧妙注入了戏剧的灵魂。昔日的老建筑变身为各具特色的剧场、工坊、学院和文创空间。小镇围绕“看戏、学戏、演戏、出戏”四大业态,构建起一个“戏剧+”产业集群。和声戏剧技术学院作为国内首个专业剧场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为戏剧产业持续输送新鲜血液;戏剧旅拍、主题剧本杀、创作工坊等衍生业态,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深度沉浸于戏剧艺术的魅力之中。

法国巨人剧团表演《爱的旅途》

自2024年1月开业以来,会昌戏剧小镇已成功举办三届戏剧季,邀请多国顶尖剧团演出剧目90多部1000余场,举办文化交流活动200多场次。尤其是2025年的戏剧季003活动,规模空前,11天内上演370多场戏剧作品,举办90余场文化活动,吸引游客38.5万人次。赖声川新作《贝克特在赖家老屋》、世界戏剧大师罗伯特·威尔逊执导的《哈姆雷特机器》(中文版)世界首演,希腊国家剧团《俄瑞斯忒亚》、法国摩天剧团《摇曳》中国首演,以及林青霞、谢娜等明星的助阵,使得小镇影响力呈现象级爆发。据统计,相关报道总阅读(播放)量突破17.6亿次,会昌戏剧小镇迅速成为国内外戏剧爱好者心驰神往的文化地标。

戏剧小镇的成功,是会昌县“借智引力”、善用能人资源的典范之作。它不仅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产物,更是通过一个超级IP,成功将一个县域推向了国际舞台,实现了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截至2025年5月底,小镇累计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带动上千个就业岗位。

“我们让厚重的人文历史与浓郁的戏剧文化在千年古镇巧妙交融,目标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戏剧文化高地,远期比肩世界戏剧名镇。”会昌县文广旅局局长曾俊华说。

“科技+”点睛 自然秘境开创沉浸体验

如何让静态的山水活起来,让白天的景观延续至夜晚?会昌县以得天独厚的山水为本,开展了“科技赋能、文化点睛”的探索。

会昌汉仙岩风光

说到自然风光,汉仙岩独占鳌头。坐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多项桂冠,这里丹崖赤壁、幽谷碧水,自古便有“虔南第一山”之美誉,八仙传说、道教文化更为其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会昌与央视曲国军导演团队合作,打造了大型沉浸体验式的光影夜游项目《悟道·汉仙岩》。这部山水实景沉浸漂移体验项目,巧妙地将汉仙岩的自然景观与流传已久的八仙故事相结合,讲述了主人公龙安经历“富贵”“功名”“情欲”“生死”等考验,最终放下心中执念修成正果。为游客带来一场寻道、问道、悟道、得道的文化视听盛宴,游客徜徉其间,仿佛穿越时空。

《悟道·汉仙岩》的成功推出,极大地丰富了会昌的旅游产品结构,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带动了夜间经济的蓬勃发展。它标志着会昌旅游从传统的观光游览,向深度体验、文化感悟转型升级迈出了关键一步。与此同时,以汉仙岩景区、汉仙温泉旅游度假区为核心的南部生态康养旅游区也在持续提质升级,温泉疗养、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日益完善,成为吸引粤港澳大湾区等周边区域游客的重要磁极。

此外,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会昌县风景独好园作为依托毛泽东同志旧居、粤赣省委革命旧址群建成的全国首座院落群式红色文化体验展馆,通过数字化手段让革命历史焕发新活力。3D投影、沉浸式体验空间、《一碗清茶话迎送》数字油画、讲述扩红故事的木偶戏……讲解员通过手机操控各类数字化设备,让游客穿越时空,身临其境感受峥嵘岁月。

“文化+”深耕 沃土繁花成就文旅品牌

如何让多元文化相融、碰撞,让基层百姓成为文化盛宴的参与者、享有者,会昌做足“文化+”文章,大力拉动消费,力促多元文旅产业百花齐放。

“会昌有戏,农歌有你”,始创于2009年的会昌农歌会已连续举办十二届,从一个区域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成长为荣获文旅部“百姓大舞台”网络群众文化品牌的国家级IP。乡镇PK赛、乡情推荐、农产品展示、非遗展演……农歌会早已超越音乐的范畴,成为一个展示乡村新貌、促进农旅融合、带动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平台。

游客们身着畲族服装置身花海

在洞头畲族风情小镇,“非遗+旅游”的融合更为深入。畲族摆字龙、竹竿舞、会昌山歌等非遗项目常态化进驻景区表演,让游客获得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定期举办的民俗文化旅游节、乡村趣味运动会、非遗美食节、“村晚”等活动,使这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常年人气兴旺。2023年,洞头“村晚”入选全国示范展示活动,相关活动获央视直播,成为乡村旅游的“现象级”产品,这正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实践。

而位于北部的和君教育小镇,则探索着“教育+文旅”的新路径。今年年初盛大开幕的和君小镇文旅嘉年华暨和骏马术邀请赛,让这个宁静的山村瞬间沸腾。

会昌和骏马术中心

由和誉品经(深圳)公司与和君集团联合打造的和骏马术中心,以国际标准建设,集赛事、休闲、教育、产业于一体,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体验骑乘乐趣,更通过与和君职业学院的深度合作,培养马术产业人才,致力打造江西省马术运动高地。项目负责人赖嘉威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赛事、培训等活动,推动马术大众化、专业化,同时带动高端客流,赋能区域发展。”这正是会昌文旅多元化、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会昌还通过精准对接市场,主动出击招商,在泉州、深圳成功举办推介会,精心策划戏剧季、百姓春晚、赣闽粤自行车骑游、“独好会昌”万人健步走、“汉仙岩杯”赣粤闽湘武术精英邀请赛等活动,“五一”期间发放200万元消费券,有效吸引了客流,拉动了消费,激发了产业活力。

会昌的魅力,在于阳春白雪的戏剧高雅,在于鬼斧神工的自然山水,更在于扎根泥土、生生不息的民俗风情。

从戏剧小镇的文化高地,到汉仙岩的科技幻境,再到深深植根于乡土的民俗基底与破土而出的产业新枝,会昌文旅巧妙地绘制了一幅“红、古、绿”三色交织、交融发展的生动画卷。其成功实践,源于对自身资源禀赋的深刻认知,对融合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以及对创新驱动的不懈追求。

俯瞰会昌县城

今日之会昌,这片曾经被伟人诗词赞美的土地,正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昂扬姿态,奋力打造新时代风景独好山水人文旅游城,继续书写着“风景这边独好”的崭新篇章。

来源:赣南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国产技术加速AI落地,超节点... 9月26日至27日,AICC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在海淀区中关村国际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大会紧...
百个点位串联全城 北京打造赏秋... 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 徐婧)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沙海江在27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这个秋天...
原创 官... 闻览焦点:一纸通报,试图为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家长陪餐”风波画上句号。山西闻喜县城西小学的这起事件,...
世界旅游日指南 | 解锁震撼人... 国庆假期将至,你是否还在为去哪儿人少景美而发愁?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处小众又精彩的旅游胜地——张家界世...
云南打造国际旅行婚礼目的地 9月26日,“旅行婚礼首选目的地·情定云南”启动仪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