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6日消息(总台记者任梦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十一”假期将至,您的旅行攻略准备好了吗?订机票、选酒店、挑景点、找美食……还没出发,已经费了不少功夫。最近,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接连上线AI大模型,只要告诉AI你的需求,几秒钟就能拿到一份定制攻略。未来,我们能靠AI给出的攻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吗?
AI做的旅行攻略实用性如何?北京的吕先生体验后发现并不完美。此前,他让某AI大模型出具了一份旅游攻略,却发现攻略里掺杂着不少“AI幻觉”,并不能完全依赖这份攻略。
吕先生说:“因为它的回答是依赖于在网上找语料,‘幻觉’跟‘非幻觉’内容是加在一起的,(自己)看地图是最快的,如果完全交给它去弄,就会弄一条七拐八绕的路线出来,可能它的语料信息是错的、过时的。问题是你没有去过当地,或者是对当地不是很了解的一个人,这种情况就比较麻烦。”
吕先生说,他现在会选择先让AI做出大概行程,自己再查相关旅游攻略核实一遍,效率倒是比之前全靠自己网上搜索高不少。“(目的地)没去过也不了解,要先问一下,有哪些知名的景点?大概安排几天行程能逛得过来,AI介绍完,心里有个底,然后再去查票,翻一翻旅游攻略。如果真的全依赖它,过程中就很麻烦,因为出去玩容错率是很低的。”
在安徽马鞍山的黄女士看来,有了AI辅助,制作旅游攻略方便不少。“因为国庆要出去,我现在就在做旅行攻略,AI是我第一个用的工具。以前光查机票酒店、筛景点就要大概花上大半天的时间,现在只要输入时间、目的地这些需求,十几秒就能出一份完整的行程,连天气提醒、避堵的建议都有。不过也有一些小遗憾,因为AI规划相对粗略一些,像景点之间的交通接驳有时候不够细致。”黄女士说。
刘先生从事AI开发,他告诉记者,最近他在外地出差、旅游时,基本离不开AI程序了,只需要告诉软件自己的目的地,路线指引、终点美食指引,都能实现。
刘先生表示:“比如我去成都,可能待上两三天,住的地方周围也不太熟,我可能会用AI导游助手整体去规划一下离我住的酒店比较近的景点有哪些、怎么走是最顺的。如果它捕捉到你是一个爱吃西餐的人,它就会推荐你逛完景点之后,晚饭时间在景点周围正好有一家当地很有名的西餐店。”
一家商旅平台近期刚刚上线了AI旅行助手,工作人员刘婷介绍,相较于此前辗转多个平台查攻略、比价订票,借助商旅平台资源,AI助手可以快速生成指定目的地的旅行方案。
刘婷说:“以上海至三亚5日的家庭游为例,输入出行的日期和人员的构成,系统会结合实时的数据推荐上午的直飞航班来,减少‘红眼航班’对老人和孩子的困扰,并且它会自动匹配机场到酒店最优的接送方案。另外还会根据口碑榜上真实的用户评价,优先推荐三亚湾一线的海景亲子酒店,包含儿童俱乐部、家庭泳池,还有长者专属的早餐等,充分考虑合家出游人群的需求。”
各品牌的AI旅游助手
如果AI生成内容,出现“幻觉”怎么办?刘婷告诉记者,传统大模型从整个互联网找资料,难免会遇到过时信息或错误内容,商旅平台可以依据自身产品和用户口碑,匹配相对更精准。
刘婷介绍:“我们在用工具做出行规划的时候,也会遇到景点关闭、信息过时,这些情况的发生大多数来源于数据的可信度比较低。AI行程助手融汇用户的真实反馈,构建的一个信息库,通过官方验证、开放时间、游玩的时长以及交通预估,AI行程助手自动去推荐适宜的景点与配套的服务。”
此外,还有的商旅大模型最近上线了“问一问”功能,除制订旅行路线外,只要对景点、文物拍张照,就能听到专业的讲解。
某品牌产品工程师罗超介绍:“比如他到景点或者博物馆去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很想充分地了解景点的历史文化小故事,或者有关博物馆文物背后的故事,我们的产品恰好可以满足这一类出行用户的需求。依托多年的积累,以及获取有关它的背景知识,同时还会进行筛选,再放到我们的模型里面去学习,确保了生成答案的准确性。”
问一问功能提供的文物解说
业内人士顾先生告诉记者,旅游平台多年来积累的用户反馈、关联的旅游产品,是它们的特有资源,一般AI平台无法获得,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用户的体验会有提升,在激烈的AI竞争和真实体验面前,传统的“竞价排名”模式没有空间。
顾先生表示:“实际上所有的AI都会出现‘幻觉’,只是概率的问题,一般来讲我们的技术手段上会采取一些反思的模型去进行二次校验,更重要的方式是正确的数据,客户归来以后对这个方案、线路的真实点评,他喜欢哪个资源、不认可哪种安排,都会成为样本驱动我们下一次的迭代。对于竞价排名这件事,我们的模型里面并没有考虑竞价的这个因素。从整个行业趋势来看,第一模型的准确度、精度越来越高,算力的要求越来越低。当终端的用户更信赖AI助手的时候,我相信这件事情可能就变成现实了,您只管说走就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