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开幕第二天
南方电网公司各展台
迎来了一行特别的东盟嘉宾
他们是
25名来自中国—东盟能源学院的留学生
▲留学生们参观位于南宁国际会展中心D2馆的南方电网公司展台。
恰逢东博会期间
他们来到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开展“开学第一课”
▲留学生们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开展“开学第一课”。
9月16日,在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期间,中国—东盟能源学院成功举行理事会成立大会暨2025级留学生开学仪式,标志着该学院核心业务全面启动、正式进入运营阶段。
中国—东盟能源学院由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与广西大学联合筹建,今年3月26日在广西南宁成立,以“两基地一联盟”(打造服务东盟能源领域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中国—东盟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基地、打造面向东盟能源领域技术交流联盟)为工作主线,汇聚各方资源,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平台,为区域能源转型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揭牌成立以来,经过5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圆满完成第一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招生工作,共择优录取东盟各国25名留学生。
今天,留学生们先后参观了
广西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各展台
积极踊跃的了解
AI在能源行业的最新应用成果
机器狗“家族”
大瓦特人型机器人
无人机
南宁供电局高级技能专家李炎
为留学生授课
讲述如何成长为一名技术能手
并介绍了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留学生表示
通过本次学习
不仅接触到前沿的行业知识
还开拓了眼界
加深了对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了解
此次活动通过展厅讲解与专家授课,深化了东盟留学生对“一带一路”倡议及区域能源合作共赢理念的理解,展示了中国能源电力领域前沿技术与工程成果,助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全球视野,为中国—东盟能源学院2025级留学生开启了专业启蒙的精彩一课。
据悉,中国—东盟能源学院2025级新生完成开学第一课后,将先进行为期1年的中文强化学习,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后续将系统开展4年专业培养,包含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实训环节,着力培养适应中国—东盟能源合作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广西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门户
始终积极推动与东盟各国
共建绿色能源项目
深化水电、风电、光伏等多领域协作
除了人才交流
在本届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期间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还发布了
两项能源行业AI大模型
大瓦特—老挝语能源电力行业大模型
大瓦特—老挝语能源电力行业大模型,是中国首个面向东盟语言的能源垂直领域大模型,它像一位“会说老挝语的电力专家”,不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电力知识,还支持中文老挝语双语问答,既可以向它请教专业知识和标准规范,也可以跟它学习电力相关问题。未来,它还可以面向更多东盟国家拓展延伸,促进能源电力知识无障碍传递。
天璇—阿度气象新能源预测大模型
“阿度,请帮我分析一下未来一周的用电量……”
天璇—阿度气象新能源预测大模型,可自动捕捉气象与新能源的复杂关系,精准开展新能源功率预测,10秒内可完成跨国场站多时间尺度新能源预测,打造AI+气象新能源跨境生态。
数智赋能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
人文相通
友好交流源远流长
未来可期
通讯员丨毛雨贤、岳浩、陆英年、张文彧、梁磊、吴冈霖
编辑丨吴思思
校对丨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