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呼和浩特的好去处
你还想着去新地标打卡吗?
其实不用跑远
那些刻着呼市人记忆的“老空间”
悄悄换了新模样
逛起来比网红地更有滋味
承载着童年记忆的游乐园
如今已焕发出新的活力
曾经人声鼎沸的老厂房
华丽变身为艺术创意产业中心
而那充满复古气息的地标旧址
通过文化演绎与空间再造
实现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
这些超好逛的“老地方”赶快码住
秋天的快乐就靠TA们啦
01
阿尔泰游乐园:承包你一整天的快乐
承载着无数呼和浩特市民记忆的阿尔泰游乐园经改造以全新面貌重新开放。升级后的园区亮点十足,简洁大气的大门融合现代感与地方特色,入口处的电子显示屏凭借动态画面与互动功能成为市民、游客首个打卡点。
02
兴安路8号:老厂房变身创意打卡地
在新城区兴安北路,内蒙古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五分公司、六分公司办公旧址如今蜕变成为集“游、购、娱、食”于一体的兴安路8号艺术创意产业中心。
走进该中心,老厂房内斑驳的墙壁与现代创意设计交融,铁门被刷上艺术涂鸦,旁置设计感十足的雕塑,成为热门打卡点。
这里业态多元:巢林一枝艺术空间定期举办绘画、雕塑展;野生植屋空间艺术馆将绿植与艺术作品结合,营造出自然惬意氛围;经营20余年的街头部落服饰店,保留了复古钢梁、水泥柱等元素,与时尚服装相得益彰。
03
青城公园:绘就游园幸福画卷
青城公园紧扣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通过线上线下征集150余份问卷、396条建议,以市民需求为导向推进改造。
目前,公园已翻新721平方米道路,维修更换54套照明设施,6座景观凉亭及白马、龙泉雕塑粉饰一新,休闲座椅和木栈道也换了“新装”,新增导览标识牌、宣传栏等,150余套新垃圾桶让环境更显整洁……
图源:小红书用户 行走的樱小鱼
青年湖边,760平方米植草砖既稳固湖岸,又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纪念碑广场长廊有老照片展陈,呼和浩特市美术馆前10余处景观花境生机盎然。运动区域新增13套健身器材和标准化篮球训练场地,同时新建了4处羽毛球场地、1处摔跤场地,还加设乒乓球台和棋牌桌,1.8千米健身步道正规划建设,4座公厕改造预计9月30日前完成。
04
彩虹桥:城市的“焕彩皮肤”
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王府井奥莱小镇,南侧天桥悄然换上了“炫彩皮肤”,多彩的配色极具视觉冲击力,成为城市中一道耀眼的风景。
从单一的交通功能,到兼具审美价值与社交属性的城市节点,彩虹桥横跨在城市的脉络之上,色彩鲜艳明快,为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
05
京绥铁路文化园:重温旧日时光
京绥铁路文化园以铁路遗址为核心,在保护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通过文化演绎与空间再造,实现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
在文化园南侧,建设型8006号蒸汽机车、黑色的P1型棚车、绿色的22B型行李车依次陈列。不远处,“时光月台”再现百年老站旅客候车场景,黄昏的光透过老站房的木窗洒下来,光影交错间,随手一拍都超级出片。
06
西贝当代艺术馆:集装箱的华丽变身
这座脱胎于4000平方米闲置工厂冷库的艺术空间,以废弃的龙门吊、集装箱等工业元素组成,冷库外墙包裹上醒目的红色集装箱表皮,空间内部高达25.6米,长宽逾百米。
西贝当代艺术馆所在的200亩园区正逐步形成集展览空间、艺术教育(如计划中的儿童美术馆、贝贝艺术学校)、公共艺术于一体的文化生态系统。数件色彩醒目、造型吸睛的公共艺术作品散布园区,为规整的建筑群增添了灵动气息,园区毗邻内蒙古艺术学院及600亩文旅小镇,共同塑造呼和浩特新兴的文化艺术版图。
07
制锁厂劢立体育文化产业园:文艺青年的“秘密基地”
制锁厂劢立体育文化产业园在保留原历史建筑和老厂房的工业元素风格的基础上,注入动感时尚的运动元素,同时与科技融合,搭配了智能化健身器材。产业园有音乐馆、咖啡厅,以及射箭馆、篮球馆、乒乓球馆等8个主题馆。
产业园位于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以西,东邻仕奇公园。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制锁三厂,是玉泉区城市更新项目。现已成为集运动、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创意园区。
城市新记忆正在载入中······
从老厂房里飘出的咖啡香
到老公园新铺的防滑步道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其实都藏着呼和浩特的用心
留住老人熟悉的场景
给年轻人新鲜的体验
让孩子有撒欢的地方
这样一点点变好的城市
没有华丽的口号
却用实实在在的改变
让每个人的日常
都多了份踏实的幸福感
近年来
呼和浩特积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以“城市更新”为破题关键
在“破”与“立”之间寻求平衡
在城市发展的存量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积极探索出一条
从历史文化名城到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