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2025长江文明论坛新闻发布会举行。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管洪介绍,2025长江文明论坛以“跨越江海 文明互鉴”为主题,将于9月17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9月9日上午,长江文明论坛新闻发布会举行。摄影/邹飞
相比前两届,本届论坛具有走向国际化、嘉宾层次高、活动更丰富等三大特点,将汇聚国内外专家共话文明传承,推动长江文明与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
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严兵,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幸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文科,万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蒋艺义,巫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黄勇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三个转变”成为本届论坛新亮点
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 管洪
2025长江文明论坛相较前两届实现“三个转变”:从国内论坛向国际论坛转变、从文化主题向综合主题转变、从单一场景向综合场景转变。
同时,也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走向国际化,首次以国际论坛形式举办,主题定为“跨越江海 文明互鉴”,突出世界大河文明对话,主论坛5位演讲嘉宾来自国外,外国专家占比大。
二是嘉宾层次高,汇聚中央部委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业界专家,还有英国、巴西、埃及、巴基斯坦等国研究尼罗河流域、古代西亚两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大河文明的专家学者。
三是活动更丰富,除主论坛外,还将举办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世界大河歌会、非遗交流展示等多元活动。
管洪表示,将通过此次论坛为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注入重庆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国际化举办长江文明论坛具有“四个意义”
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严兵
据统计,2023—2024年两届长江文明论坛,累计邀请了200余名全国专家,围绕长江文化传承等主题研讨,成果汇集成51万余字的《长江文明论坛文集》。其中,关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题材文艺精品创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已转化为重要政策举措。
“总体来看,经过两届的举办,长江文明论坛已逐步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央地共建、区域联动’的高端学术论坛。”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严兵说。
严兵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首次国际化举办论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长江文化、传承长江文明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实践,是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效路径,是促进大河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载体。
13个省区市100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即将亮相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 幸军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幸军介绍,重庆市文化旅游委联合长江流域12个省市的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了这次长江流域非遗交流展示活动,这是今年长江流域非遗保护协同机制的重点项目,其中包括召开长江流域非遗保护协同机制会商会、举办长江流域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介活动等。
值得一提的是,9月15日至16日将举办长江流域非遗精品展。展览遴选了长江流域13个省区市100项非遗代表性项目、800余件非遗精品参展,是重庆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非遗展览。
现场还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刺绣、陶瓷、漆器等技艺。
活动期间,将发布《“跟着非遗游长江”非遗旅游地图》,带市民解锁长江非遗游玩新路线。
200余件/套文物讲述长江故事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 文科
作为2025长江文明论坛系列活动之一,“从敦煌到大足”专题陈列展将同期举行。
“本次展览是敦煌与大足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的首次联展,共展出文物精品200余件/套。”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文科答记者问时介绍,自今年6月开展以来已接待观众近6万人次,受到业内专家和游客朋友的广泛关注。
此次联展通过数字地图展示丝绸之路和长江流域与中国各大石窟在地域上的关系,通过丝路文物展示河西走廊上的东西文化交流,通过敦煌与大足两大石窟的艺术对话,在对比碰撞中直观呈现石窟艺术中国化后的个性特色。
接下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继续通过数字沉浸、实物展陈、学术研讨三维联动的方式,打造精品展览,让人们在领略石窟艺术之美的同时,感受古城重庆、浩荡长江的文化魅力。
3000张免费门票邀您共赴长江音乐之旅
万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 蒋艺义
据万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蒋艺义介绍,第八届世界大河歌会首次作为长江文明论坛同期活动,以“听见江河・传世之声”为主题,在三个方面做了创新尝试。
歌会更有国际范,邀请李丹阳、王凯等国内艺术家,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歌手,演绎本土经典与世界大河乐章,打造江河文明交流平台。
更强沉浸感体现在舞台延伸至长江游轮,结合多媒体光影与江上火壶表演,编排多个环节呈现“全场大合唱”,让每个观众都成为歌会艺术的一部分。歌会还将面向全国游客免费投放3000张门票,门票获取方式可以关注文旅万州微信公众号、万州文旅抖音号以及可以实现一部手机游万州的“智游万州”小程序。
2023年世界大河歌会现场。万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更加多矩阵方面,9月16—22日同步推出“新三峡・新万州”文化活动周,汇聚全国村歌西部大区赛、长江流域曲艺创演等,配套酒店餐饮最低6折优惠。
蒋艺义向全国各地朋友发出邀约:“诚邀大家在本月18日晚8:10,通过线下或线上观看2025世界大河歌会,加入这场江河音乐之旅,共同感受长江的魅力和文明的力量。”
三个新发现将逐步揭开龙骨坡遗址的神秘面纱
巫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 黄勇
今年是龙骨坡遗址发掘40周年,论坛期间将同步举办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
龙骨坡遗址自1984年发现以来共开展过五个阶段的发掘。
巫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黄勇在答记者问时介绍了第五轮发掘工作的三个最新发现成果。他表示,来自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9名专家和高星、夏正楷、黄万波等60余位国内学者,将围绕“龙骨坡遗址的发掘、保护与利用,东亚人类起源与演化”等课题深入探讨,部分专家学者还将深入龙骨坡遗址现场考察,同期三峡博物馆还将出版两本专著。
“从敦煌到大足”专题展海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
届时,在研讨会上,相关学者将会提出人类起源及人类行为研究的新方法、新路径、新观点、新论断,加快推动人类起源的研究。
上游新闻记者 杨子娇 摄影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