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畔的石狮子】
江南的景致,向来是文人墨客的\"销金窟\"。瘦西湖的水波里,不知沉了多少才子的诗稿,又浮起了多少商贾的铜钱。在这般风雅之地,偏生有座\"小金山\",倒像是个不解风情的莽汉,硬生生在湖光山色间堆起个土馒头。
这馒头原是唤作\"长春岭\"的。乾隆爷下江南时,扬州的盐商们便如蚁附膻,将白花花的银子化作假山亭台。匠人们弓着背,把太湖石一块块垒上去,竟也成了瘦西湖的\"屋脊\"。隔江望着镇江那座真金山,此间主人忽发奇想,便把这土馒头改称作\"小金山\"——大约穷汉子得了件绸衫,也要学着富户的做派。
山门前蹲着对石狮子,却是古怪。寻常石兽总要作张牙舞爪状,仿佛不如此便显不出威风。这对倒好,一个向左歪着脑袋,一个向右咧着嘴,活像两个偷喝了黄酒的更夫,在衙门口嬉皮笑脸。那公狮子踩着绣球,倒像蹴鞠的闲汉;母狮子搂着幼崽,又似哄孩子的婆姨。这般形貌,莫说驱邪,怕是连过路的老鼠也吓它不走。
细看这对活宝,原是明朝的旧物。北来寺的和尚们大约也嫌它们不够庄重,竟任其流落民间。六一年间,它们终在此处安了家。游人见了无不失笑,争相与这\"笑面狮\"合影。想来也是,在这世间,狰狞的面孔见得多了,反倒是笑脸成了稀罕物。
盐商的宅邸早作了云烟,倒是这对没正形的石狮子,歪着头看尽了人间四百年的悲欢。它们咧着嘴,仿佛在嘲笑那些故作威严的假把式。瘦西湖的水依旧荡漾,游人的笑声飘过金山又飘过小金山,唯有石狮子的笑容,凝固成了最生动的江南注解。
愿诸君都能如这对石狮,在岁月风霜里,始终保有一份天真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