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233 乐园凭借丰富多样的游戏资源,吸引了大量玩家,尤其是未成年人用户占比较高。然而,随之而来的未成年人未经家长同意擅自充值的现象频繁发生。许多家长在不经意间发现,孩子利用家长的支付账号,在 233 乐园中进行了大量充值,少则几百元,多则数万元,给家庭经济带来不小的压力。
以刘女士的经历为例,她 12 岁的弟弟趁着家人不注意,用父亲的身份证在 233 乐园注册账号,并在一段时间内悄悄充值了 4 万多元。刘女士一家发现后,心急如焚,立即向龙威互动科技申诉退款。他们按照要求,提交了监护人信息、游戏账号截图、孩子玩游戏的视频以及交易订单等一系列材料,满心期待能顺利拿回这笔钱。但结果却令人失望,龙威互动科技以材料未通过审核为由,拒绝了退款申请。此后,刘女士一家每天拨打 233 乐园的人工客服电话,试图沟通解决,可始终无法接通,只能与机械的机器人客服交流,而机器人客服对于退款问题坚决不予通融,这让刘女士一家陷入退款无门的绝望境地。
郑先生也遭遇了类似的困境。他 11 岁的儿子沉迷于 233 乐园中的《逃跑吧少年》等两款游戏,背着家人充值了 2.1 万元。郑先生得知后,迅速启动申诉退款流程,认真按要求提交了相关资料。然而,客服却以 “无法直观证明申请退款的账号中的历史充值为未成年人的行为” 为由,拒绝受理。不仅如此,客服还进一步要求郑先生提供游戏内孩子的发言对话、监控视频,或者能证明账号实名认证本人无法体验游戏的证据。这一系列近乎苛刻的要求,让郑先生觉得平台是在人为设置退款障碍,故意拖延或拒绝退款。
从众多家长反馈的情况来看,233 乐园在未成年人充值退费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在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问题上,这些法律条款为家长维权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此外,《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明确规定企业应建立健全家长监护机制,积极支持家长申请退款,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面对 233 乐园的退款难题,家长们并非毫无办法,可尝试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退费难,已不再是个别家庭的孤立问题,而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北京龙威互动作为 233 乐园的运营主体,以及其他众多游戏平台,都应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积极行动起来,优化退款机制,让退费流程更加顺畅、透明、合理。同时,也呼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游戏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完善法规政策,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娱乐环境,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困扰众多家庭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