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秋水寂寂,无边蒹葭苍苍
处暑已过
暑气至此而散
骆马湖
洪泽湖
清晨,当洪泽湖的袅袅晨雾漫过东岸的芦苇荡,“百里画廊”的青石板路便浸染了蒙蒙水汽。待轻柔的湖风掠过西岸的柳梢,“醉美湖湾”的稻浪已翻涌成一片绿色的海洋。湖面漾开的层层涟漪下,藏着宿迁、淮安伴湖相生的脉络,两地共呼吸的风还是吹了千年……
顺山集遗址
青莲岗遗址
洪泽湖的风已然裹着些初秋的微凉,但一想到与你相依相伴的那些日子,万千思绪便涌上心头。古堰大堤边百姓与洪水搏斗的场景历历在目,青莲岗遗址残存的陶片上,湖水冲刷的痕迹依旧清晰,顺山集遗址的环壕聚落里袅袅炊烟仿佛还在升腾……淮水之滨,两地的先民就是在这样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洪涝下,就着湖水制陶、渔猎、采集,渐渐把湖湾当成了家。那时的湖呀,不分东西,只知“水畔有人家”。
柳山湖景区
后来运河顺湖而过,东岸的你成了漕粮驳运的重要渡口,往来的船只一头堆着江南的丝绸布匹,一头载着水里的美味湖鲜;而西岸的我则把湖水酿成了“筋骨”,人们扛着草袋往湖滩跑,筑堤的夯歌里混着“护家”的狠劲。后来,五洲四海的文人骚客也循着水声踏浪而来,苏轼留下了“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来”的感慨,郭鹏举道出了“北条水势夺南条,淮堰坚时白浪骄”的壮阔,杨万里写下了“舟人相贺已入港,不怕淮河更风浪”的豪情,不论是东岸的船笛,还是西岸的长吟,此刻都化作洪泽湖的千里波涛,成为了岁月的韵脚。
作为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地处长江经济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交会点,横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涉及淮安、宿迁两市六县区。
马头羊肉
灌蟹汤圆
生煎虾饼
如今,这一汪湖水早已把“湖味”揉进了两地的日子。东岸是“软”的,文楼汤包里掺着湖的“鲜”;西岸是“烈”的,双沟美酒里酿出湖的“韧”。作为淮扬菜的核心地之一,2021年淮安成功入选“世界美食之都”,跻身世界顶级美食城市行列。而宿迁菜系多以淮扬菜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延伸,既承袭了淮扬菜的小巧精致,又结合了鲁菜的辛辣咸香。
霸王蟹
银鱼鸡蛋
一个是“湖的雅”,一个是“湖的朴”,但说到底,这份烟火里的“湖味印记”从来不是“分你我”的赠予,而是“共滋养”的偏爱,淮安把张弛有度、不疾不徐留在了城市的气度里,宿迁则把气度豪爽、热情奔放落在了发展的鼓点上,最终却都离不开“湖的魂”,成为洪泽湖畔两地同源共生最鲜活的烟火印记。
稻米、银鱼、小螺蛳,莲子、莲藕、大闸蟹,从历史深处到烟火人间,一汪湖水把两地产业串成了线。如今的洪泽湖,早已不是“各守一岸”的旧模样,东岸的“百里画廊”铺着绿道,西岸的“醉美湖湾”种着花海,两地蘸着湖的“绿”写下了同兴的文章,借着湖的“名”擘画了共生的蓝图。
宿迁
淮安
此后,守好这一汪湖水也成了两地的责任。作为淮河流域洪水的主要调蓄湖泊,洪泽湖不仅是苏北地区的生态绿心,更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调蓄湖泊和生态屏障。后来,东岸的你种上了万亩芦苇荡,说是要给鸟儿留个家,西岸的我建起了湿地修复区,探索起了“湿地+文旅”的融合发展新路径,因为我们都知道,只有湖绿了,两地的日子才能更亮。
淮安白马湖
宿迁泗阳成子湖“生态岛”试验区
2021年,淮安首次把“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以“文兴、水清、岸绿、业盛、人和”为规划思路,系统构建“1+1+N”规划体系,统筹推进总长125公里的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着力打造“古今辉映的运河人文画廊、蓝绿交织的运河生态画廊、转型升级的运河富民画廊、美好幸福的运河宜居画廊”。无独有偶,同年宿迁以“绿色水美、富民增收、城乡一体、文旅融合”为规划愿景,提出了建设洪泽湖“醉美湖湾”的设想,并于次年正式启动洪泽湖“醉美湖湾”建设,明确了醉美湖湾“1+7”规划体系,积极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致力将“醉美湖湾”打造成为沿洪泽湖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区。
再后来,文旅成了两地的桥,产业成了两地的骨。游客从清江浦游船码头出发,一声汽笛鸣响,沿着蜿蜒流淌的河水,看两岸的马头墙退成剪影,运河的画卷次第展开,下了船就能吃到洪泽湖的炭烤银鱼。宿迁则是把湖文化融成了景,在泗洪洪泽湖湿地景区如是·市集,游客能学撒网、编柳筐,沉浸式感受洪泽湖文化。更奇妙的是“跨湖游”,“千里运河 醉美湖湾”宿迁、淮安文旅联合推广季活动相继推出,在合作共享中实现了资源互补,也成了两地紧攥的“发展牌”。
泗洪洪泽湖湿地景区水杉林
泗洪洪泽湖(大圆塘)国际垂钓中心
两座城与一湖水的故事还在续写。如今,“苏超”第十轮宿迁、淮安绿茵赛场相逢,你听,看台上沸腾汹涌的呐喊声像不像湖畔渔家号子的千年回响?球场上队员们射门冲刺的速度似不似当年越过堤顶的浪头?
今日恰逢七夕
七夕风软
洪泽湖的浪都藏着甜
常言道
千里姻缘一线牵
阿淮,你我则是
万顷洪泽水相连
这真真正正称得上
“缘分天注定”
江湖有情,江河有情,你我有缘更有情
8月30日
在宿迁举杯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