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清晨,红枫湖湖面薄雾轻笼。清镇市站街镇杉树村村民程坤和妻子分赴各自的工作岗位——程坤在网红艺术营地候鸟birds修剪草坪,妻子在静雅和风民宿整理客房。“我们两口子在‘家门口’每月能挣七八千元,比进城打工稳当多了。”程坤说着,幸福感溢于言表。
同日,距杉树村不远的大冲村,村委会副主任林科忠走上村里兴隆半岛的高处,畅想水上乐园建成后游客戏水避暑的热闹场景。邻近的右二村,蒙德里安色系的建筑群中,“新农人”王庆能端出一杯牙买加蓝山咖啡,杯中香气顺着风漫过静谧的湖畔……
清镇市红枫湖畔,杉树、右二、大冲这些曾经的“渔村”,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蜕变。十多年前,为保护红枫湖饮用水源地生态,禁渔令曾让这里靠打鱼为生的村民不得不放弃渔业“上岸”,连带着村里的养殖业也全部“熄火”,村集体经济断崖式下滑。如今,在贵阳贵安旅居产业发展大潮中,红枫湖沿湖各村摸索出“靠水吃水”的新发展路径,演绎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实现“保湖”“富民”的双赢。
生态筑基:从“劣Ⅴ类”到“Ⅲ类”的涅槃
“2007年,湖边养殖场粪便直排,养鱼网箱密布,湖水发黑发臭,蓝藻大面积出现,水质跌至劣Ⅴ类。”站在大冲村一湖畔民宿的露台,林科忠指着玻璃般清澈的湖面回忆道。当时,作为贵阳数百万市民的“大水缸”,红枫湖的污染令人触目惊心。
红枫湖大部分位于清镇市境内,流域面积1596平方公里,水面面积57.2平方公里,总有效库容4.42亿立方米,是贵阳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为保护水源地生态,清镇市实施了“断腕式”治理——
关停红枫湖周边的清镇发电厂、五矿(贵州)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华能焦化厂等15家年总产值超100亿元的工业企业;拆除违章建筑约12.2万平方米,拆除总面积11万平方米的176户畜禽养殖场,拆除红枫湖700余口固定式网箱和两家投饵养殖场,全面禁止网箱养鱼和投饵养殖。
投入1.8亿元,新建133套污水处理系统及配套管网,有效收集及净化沿湖农村污水;投入8.65亿元,对红枫湖一级保护区7个村民组、558户村民开展生态搬迁;投入1300万元,实施红枫湖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环境保护工程,新建隔离围网38.5公里、钢丝防刺网13.4公里、标识标牌144块、水域隔离浮排677米,有效隔离污染水体的行为;
创新机制,成立全国首个环境保护法庭,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沿湖村打造万亩茶园、万亩果园、万亩花园、万亩菜园“四大万亩生态品牌”。
……
经过治理,红枫湖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成为“无人区”,二级保护区成为“无养殖区”和“无工业区”,准保护区成为以生态农业为主、严格限制业态的“绿色屏障区”。如今,从28项指标数据的长期监测结果来看,红枫湖水质已长期稳定在Ⅲ类以上,取水口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且逐年稳中有进。
为保护好沿湖一带环境,林科忠发起并成立大冲村民间环保志愿者协会,吸引120多位党员干部、热心村民、农家乐和民宿经营者加入,常态化开展环保宣传和沿湖卫生清洁。“起初,开展沿湖卫生清洁时,大家带的垃圾袋都装得满满当当。现在,想在沿湖区域捡个矿泉水瓶都难,这反映出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林科忠说。
生态好转后,红枫湖及周边地区迎来野生动物的陆续回归。
2023年冬,对环境极其挑剔的中华秋沙鸭现身红枫湖。今年6月,濒危物种贵州疣螈也在毗邻红枫湖的城南公园被发现。它们的到来,印证了红枫湖生态环境的质变。
有了这泓生态碧水“打底”,加上湖中170多个岛屿,大冲、右二、杉树等风光秀丽的沿湖村落逐渐成为市民游客休闲采摘、跑步运动、拍照打卡的热门目的地,为当地避暑旅居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模式创新:整合资源唤醒沉睡的“黄金屋”
“重庆气温四十多度,这里只有二十多度,来避暑的人太多,要提前一星期才订得到房。”8月15日,重庆游客蒋莉莉说,她带着孩子在杉树村避暑,站在民宿的露台上就能看见红枫湖的粼粼波光,微风吹过,暑气尽退。
如今,越来越多像蒋莉莉这样的游客到来,让曾经的“渔村”焕发新生。
曾经,在渔民纷纷“上岸”的红枫湖沿湖各村,大量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不少农房闲置、荒废。“此前,村民靠打鱼和经营农家乐挣的钱基本都投在了建房子上,随着越来越多人外出打工,杉树村超八成的农房长期闲置。”杉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明琼说,其他村的情况也差不多。
前些年,红枫湖周边自驾游客虽多,但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人气未能转化为“财气”。转机出现在2021年前后,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和村级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下,沿湖各村探索出“村集体+企业+农户”为主、“企业+农户”为辅的利益联结模式,整合并盘活闲置农房,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民宿产业。
大冲村整合虎山彝寨、蓝白小寨、兴隆半岛等区域的闲置农房,打造里查里诺、未见山·且慢、留白·有渡、知林居等65家民宿。“利润80%归经营者、10%归村集体,还有10%纳入生态考核资金,考核达标返还给经营者,不达标则用于全村的生态环保事业。”林科忠说。
右二村利用闲置农房等,由江苏籍设计师王庆能主导,发动村民就地取材打造蒙安·夕舍、蒙安·飨舍两家极具艺术感的蒙德里安色系民宿,与村庄风貌浑然一体。
杉树村通过招商、发动村民,建成古埃蒙、小江、湖畔栖居等28家民宿。今年,整合红枫湖S湾附近50亩荒山,引入企业打造10余家咖啡馆、露营地和烧烤店。其中,古埃蒙民宿还开设了一家“保护红枫湖 我们在行动”主题环保银行,号召顾客共同保护环境:顾客在湖边捡拾垃圾可兑换咖啡和环保纪念章。
昔日村民拾掇渔网的双手,如今正为越来越多的游客递上房卡。
在民宿业态的驱动下,沿湖一带咖啡店、露营地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济增量显著。经各村村干部估算,今年,杉树村和大冲村的综合旅游收入均有望突破2000万元,仅有两家蒙安系列民宿的右二村旅游收入也能超过200万元。曾经沉睡的资源,如今正变成村民增收的“黄金屋”。
产业升级:从“烧烤+麻将”到“乡村旅居综合体”
乡村旅游兴起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烧烤+麻将”在红枫湖沿湖各村的经营业态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本地游客还是前来避暑旅居的客人,对旅游目的地的业态供给丰富度、服务品质、品牌知名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在旅居产业布局中,红枫湖沿湖各村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不断适应、满足游客新需求。
针对不同客群,各种档次的民宿错位发展。蒙安·飨舍、里查里诺、古埃蒙等高价位民宿,单日房价800元至3000元。蒙安·夕舍、留白·有渡、知林居、未见山·且慢等中价位民宿,单日房价400元至800元。湖畔栖居、静雅和风、初璟、星湖湾、湖边小苑等平价民宿,单日房价200元至400元。此外,高性价比的小江、水乡农苑、枫源暖居等民宿,单日房价在200元以内,包月总价2000余元,适合长住的避暑客。
这个暑期,这些民宿生意火爆,几乎每家都收获了“满房”体验。
在红枫湖沿湖民宿中,有一批民宿已获得国内外专业人士的认可,具备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里查里诺被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为全国乙级旅游民宿;蒙安·飨舍获2023法国GPDP AWARD国际设计大奖“民宿建筑-银奖”;古埃蒙获贵州省乡村旅游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金山级民宿”,被贵州省旅游民宿协会评为“贵州省十佳民宿”;引舍故里被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评为“贵州省示范民宿”。
虽然都是利用闲置农房改造而来,但是红枫湖沿湖民宿“颜值”与“内涵”俱佳。不少游客表示,蒙安·夕舍看起来就像宫崎骏笔下的漫画世界,在这里仿佛打开了现实与童话的通道。里查里诺被游客赞为贵州版“圣托里尼”,其设计理念融合彝族与北欧建筑风情,步步皆景。古埃蒙具有270度的开阔视野,在此拍照打卡,能将整个红枫湖北湖“装”进相框……
沿湖民宿经营者推出的服务也面面俱到。有的派专车到机场、高铁站接送客人,有的为客人“私人订制”贵州旅游攻略,有的带客人吃遍乡村土菜馆,有的为情侣提供湖畔摄影写真,有的为老人提供轮椅、为小朋友提供游乐场,有的打造宠物友好型民宿……
7月,在留白·有渡居住后,游客梁丽仙被民宿的热情服务感染,经过与民宿经营者刘芸洽谈,她毅然辞去城里的工作,来这里当起了服务生。“住在这里,温馨、踏实、健康,还能挣钱,简直就是我理想中的工作。”梁丽仙说。
在旅居热潮的推动下,红枫湖沿湖一带民宿的“可玩性”正不断提高:杉树村引进企业打造的候鸟birds艺术营地于7月开业,主营烧烤、咖啡、饮品,单日可接待超千人。此外,杉树村还将引入高空滑翔伞项目。大冲村打算在兴隆半岛民宿集聚区打造一处占地约200亩的大型游乐中心,建设“无边”泳池,打造水上游乐、旱地游乐、歌舞表演、灯光秀、烟花秀等项目,丰富旅居体验。同时,培育剪纸、蜡染、根雕、绘画等体验项目。右二村除了发展民宿外,还打造乡村咖啡馆,将来还打算强化制茶、制酒等项目,不断满足游客的多元消费需求。
如今,红枫湖沿湖各村已利用闲置农房发展113家民宿,带动逾500位村民就业增收,预计今年综合旅游收入超5000万元。此外,当地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配套,促进旅游业态升级,实现从“烧烤+麻将”向“民宿+咖啡馆”特色业态的转型,最终构建起满足多层次客群需求的“乡村旅居综合体”。
记者 许发顺
编辑:王子蔚
审核: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