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旅局精心打造的“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主题一日游”路线正式亮相,截至19日的最新统计显示,开业10天该街区客流量已突破180万人次,商家营业额超80万元,成为激活冰城文旅活力的新名片。
开业10天游人如织
19日,记者步入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这里已然成为冰城新的打卡聚集地,身着各式服饰的市民游客穿梭在黄墙绿树间。逛得累了,便与三五亲友围坐一桌,点上一份俄餐,来上一扎啤酒,感受浓浓的俄式风情。
“我在花园街住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这片老房子如此生机勃勃,如今出门就是特色街区,天天热闹得跟过节似的。”居民李阿姨说。在街角的马迭尔精酿啤酒屋里,游客们举杯畅饮,感受着百年建筑里的惬意时光;而不远处的塔玛拉格鲁吉亚餐厅内,罐牛的醇厚香气与红菜汤的酸甜滋味在空气中交织,搭配上刚出炉的大列巴,一口下去,仿佛把整个欧陆风情都尝进了嘴里。
南京市民孙先生说:“我在哈尔滨旅居一个多月了,街区游客越来越多,人气火爆。”孙先生一边举着手机拍摄“黄房子”的欧式雕花,一边笑着说,“来之前只知道哈尔滨的冰雪有名,没想到夏天的欧陆风情也这么迷人,这个老街区把历史和生活串得特别自然,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
必拍机位 解锁九大封神打卡点
记者漫步在街区,发现了九个不容错过的绝佳拍照点位,每个都能拍出令人惊艳的大片。巨型玫瑰熊无疑是街区最受欢迎的打卡点之一,孩子们围着这个巨型装置嬉笑打闹,年轻人则在镜头前定格美好瞬间。
马迭尔精酿啤酒屋外,一个3米高的啤酒桶地标格外引人注目。中央大街的知名的阳台音乐会与手风琴演出原班人马也来到这里,游客们在烤肉香气里微醺地听着爵士乐,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哈尔滨。
啤酒屋限定的地中海窑炉,蓝白相间的窑炉保留了原始的工业元素,成为拍摄超飒工业风背景的绝佳地点,记者看到不少时尚年轻人在这里摆拍。
玫瑰拱门,构成了一道绚丽的花卉瀑布,成为浪漫照片的完美背景。
斑马和长颈鹿艺术装置散布在街区各处,彩色斑纹在日光下仿佛流动水墨,长颈鹿造型栩栩如生,为历史街区增添了现代艺术气息。
油画框装置创意独特,当游客站在后面时,仿佛成为一幅真正的油画作品。
藏在角落的复古风车和复古电话亭则带来了浓郁的欧式童话感,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小镇。
记者观察到,这些精心设计的打卡点各具特色,既有历史底蕴,又融入现代艺术元素,满足了不同年龄段游客的拍照需求。
一个街区串起百年风情
如今,来到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飘香的面包房、美味的西餐厅、流淌着手风琴声的咖啡馆,每一个沉睡的建筑仿佛都活了起来,马迭尔、秋林、莱客吧、波特曼、贝加尔时光、格鲁吉亚餐厅等西餐厅悉数入驻。
20日中午,在塔玛拉格鲁吉亚餐厅的庭院里,餐厅经理金殿臣告诉记者,该餐厅是老街区第一家入驻的西餐厅,地道的高加索美食深受顾客喜欢,店内几乎天天爆满。他们正计划在老街区里开设一家休闲酒吧,满足更多市民和游客的夜间消费需求,也丰富“黄房子”的商业业态。
街区广场的落日也是极其美丽的景观,夜幕降临后,莱客吧欧式景观灯与梦幻星空屋等光影装置点亮夜空,百年建筑在灯光勾勒下更显厚重与浪漫,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夜景天花板”。莱客吧店长李燕东告诉记者:“我们的俄式西餐和星空屋自开业以来,平均每天有上百人来此就餐休闲,既有本地市民,也有外地游客。”
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工作专班宣传组长邵鹏介绍,园区整体风格是欧陆风情,引入的业态也是高端的俄式西餐,旨在打造一个聚集于俄式餐饮和文化的会客厅,“我们希望,当游客想寻找高品质、多样化的俄式西餐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这将成为哈尔滨旅游必不可少的体验。”
串珠成链激活文旅新动能
据了解,南岗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精心编织了一条“欧陆风情珍珠链”,以标志性“黄房子”百年建筑群为核心、串联周边文化地标与特色体验的“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主题一日游”路线。所有选点均围绕“黄房子”历史脉络展开,既避免了行程散乱,又实现了建筑观赏、博物馆学习、美食享受、艺术熏陶、夜景休闲的多元融合。
“我们要让‘黄房子’不再是孤立的风景。”南岗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于雪丽表示,“这里不仅承载着以前的城市记忆,现在更是成为外地游客了解哈尔滨的文旅新地标。”
对此,邵鹏表示这在意料之中,“黄房子在老哈尔滨人记忆里的分量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有很多值得追寻的地方。街区开园仅10天已经表现出巨大的文旅潜力和商业潜力,人流量已经突破180万人次,商家连续10天的经营数据也突破了80万元。邵鹏说,南岗区将持续优化街区运营,结合季节特点和市民需求,丰富文化活动和消费业态,深化文旅融合,让这片焕发新生的百年街区成为展现冰城独特魅力的亮眼名片,为城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黄迎峰 于海霞 李楠 牛婷婷;摄影:黄迎峰 于海霞 李楠 牛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