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新疆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去过新疆的人说,新疆不但有雪山、冰川、沙漠、湖泊、草原、胡杨等壮丽美景,还有夜晚无垠的璀璨星空。是的,如果有观星地榜单,我想,能上榜的绝佳地之一,当有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喀纳斯景区。
喀纳斯既具北国风光之雄浑,又有南国山水之娇秀。这里有个纯净的高山湖泊——喀纳斯湖,它如同一块会变色的宝石,总在那里闪着光,葱郁的山林之上,白雪点缀着重重山峰,高远的云海掩不住仙韵。这里还有最纯净、柔美的星空。开阔的视野,绝美的景色,使其与璀璨的星空益加相映成趣。
在喀纳斯观星,是从傍晚开始的。这时,玫红色的晚霞还未完全“褪去”,群星就迫不及待地闪烁着银光冲出地平线,涌入夜空明亮的一角。这仅仅只是一角,更多的天幕发出水洗般的幽蓝,深邃静谧。
“入夜星河弄碧漪”,当最后一抹晚霞淡去时,夜幕便布满了无数颗星星。明亮的银河是天上的街市,偶尔有更亮的流星划过,一定是仙人们在银河上摆渡。收回目光环视一番喀纳斯湖后,再次回望这时的银河,却没来由地感觉仿佛银河也多少沾染了喀纳斯湖的仙气,华贵里显出了一份柔美来。
在不同的季节或天气的变化里,喀纳斯湖的湖水是变化着的,或湛蓝、或碧绿、或灰白,晚上呢?湖水肯定不会再这样诸色兼备了,但一定会承载下满天的星星,这时的湖水依然是至纯至清的。
星星的“繁盛”毕竟是无声的,喀纳斯的夜空愈加深沉静谧,我像“睡不着的星星”一样,对一切都怀有莫名的期许。或许也只有在这别样的空洞抽象中,繁星才会如此熠熠生辉,让黑夜有了温度。
有了温度的星星缀满天际后,洒下的“晶莹”光辉自然是灵动的。此刻,推开窗,星河直压屋顶;关上窗,闪烁着一夜璀璨。
辽阔的天地,总是多了一份恢宏。但辽阔的喀纳斯仍然是平静的,平静地展示着满天的晶莹。而观星之人,内心也须是宁静唯美的。没有一颗宁静唯美的心,满眼的星星也会是杂乱喧闹的。
有一回,读了芬兰著名的瑞典语女诗人伊迪特·伊蕾内·索德格朗的《星星》:
当夜色降临,
我站在台阶上倾听;
星星蜂拥在花园里,
而我站在黑暗中,
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
你别赤脚在这草地上散步,
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
我想,若是一番杂乱喧闹后,大地上肯定会到处落满星星的碎片。因此,在喀纳斯的一棵树下,我怀着一颗宁静唯美的心,寂静无声地、虔敬地仰望着星空,唯恐哪怕有一颗星星落地。
在喀纳斯看星星,最佳的时间却并不是满月晴朗之夜,而是天空无云的夜晚。最好选在晚间12点左右,此前的11点多,这里还有漫天晚霞。天空云层极少的夜晚,天黑而静谧,单凭肉眼,便可分辨出3000多颗星星。
我有一个老同事是位资深摄影师,早年间,尽管路况很差,他仍几乎年年去喀纳斯、禾木等地拍摄风景。有一回兴之所至,深有体会地说:越是极黑的夜空,越能让星星的光芒突显。
在喀纳斯,为更好地欣赏夜空里的满天星星,我与同伴选择的视野很开阔,尽管各个角落都透着隐秘,却总能找到绝佳的观星点。观鱼台、哈登平台、阿贡盖提草原,入夜都有黑暗的一隅,而这样的黑暗里,却能看到诱惑又迷人的明亮星空。
在璀璨的星河下,当造型奇幻的观鱼台和静谧的喀纳斯湖同屏出现时,一股强大的魔幻气息便扑面而来,令人不禁浮想联翩。在湖边,我久久凝视着水面上的点点繁星,想着这时若乘船泛游在水中,一定是“满船清梦压星河”。
走出喀纳斯,星汉迢迢。
寂静的禾木古村落,潺潺的禾木河水仿佛被鎏了金,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散布在雪山顶上。片刻后,当无数的星星连线成了银河,最亮的星星聚成星座,天上便渐次热闹起来。流星如我同是匆匆的过客,只不过我此刻在山林脚下的图瓦小木屋下短暂驻足,流星却在黑夜中划出一道明亮的弧线。我在观察着它,兴许它也在观察着我。
星垂平野阔。牛羊早已归牧,偶有鸟儿低鸣数声的草原,尽管显得极为空旷,却是山花遍野,一阵阵微风更平添了几分惊艳和灵气儿。星河在上方流淌过,虽然是缓慢的,却透出一种天地任我行的潇洒豪迈之情。
有一次在白哈巴,星空银光闪烁,不少游客在村口的大石碑处观测星星,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场景。当许多人共同仰望星空时,我一遍遍地扫视着人们的面部表情,内心里渐渐蔓延起一种莫名的感动。
后来,每当与客人谈起他们所要去的喀纳斯时,我总会重点说说那湖上的一片星空。没有刻意组织语言,仅仅抓住静谧、璀璨这两个关键词,做一番真实的描述,客人们便都会说:“你说的是那样引人入胜,我们都迫不及待要去看了。”
喀纳斯的星星,确实值得去看。
题图摄影: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