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口过亿,按常理,济南、青岛作为省内头部城市,应如强力磁石般吸引大量人口流入,可现实却并非如此。
过去十三年,二者人口增量合计不及300万,远逊于陕西西安,甚至比不上一些人口规模小得多的省会城市。
济南、青岛吸引力欠佳,原因错综复杂。产业布局上,虽有亮点,可传统产业占比仍重,新兴的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相较于国内一线城市,规模与活力不足,提供的高薪、多元岗位有限,难以让年轻才俊、专业人才纷至沓来。
城市配套也有短板,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在中心城区,新城区与周边区域居民享用不便,削弱对人口吸附力。
不过,山东各地市发展相对均衡是关键因素。像烟台、潍坊、淄博等城市,产业各具特色,制造业根基深厚,民营经济活跃,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人们在家乡便可安居乐业,收入与生活质量并不输济青二城太多,自然减少外流冲动。
同时,山东浓厚乡土情结扎根心底,“父母在,不远游”观念深入人心,加之房价、生活成本低于济青的家乡小城,生活安稳闲适,使许多人更眷恋本土。
济南、青岛欲扭转局面,需深耕产业升级,打造创新集群,优化城市软硬环境,补齐短板。而这种人口流动“异象”,也为山东均衡、高质量发展提供别样思路,即强化地市协同合作,凝聚全省力量,而非单纯依赖头部城市集聚效应,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