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城相望”到“云端相拥”,
梅岭云端景区索道不仅将城市与山林相串联,
更串起了文旅融合新篇章。
今年,
梅岭云端景区索道将全面贯通,
南昌文旅将步入“景城一体”的新阶段。
7月6日下午,
湾里管理局举办了
“索道来了,我们在行动”
主题演讲比赛总决赛,
21位来自机关、
企事业单位和村(社区)、
学校等各界的演讲者,
带着对梅岭云端景区索道的期盼,
结合各自行业和领域带来精彩演讲,
为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今天,
让我们透过部分
建设者、见证者的深情讲述,
解码这条索道将如何成为
连接自然与人文、生态与发展、
经济与民生的“黄金线”,
聆听英雄城在新时代的强劲脉动。
村庄和索道互相成就“诗和远方”
湾里管理局招贤镇东源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徐昌昊
去年9月,我来到湾里驻村。彼时,索道建设已如火如荼,支部党旗高高飘扬。而此刻,我们共同工作生活的招贤镇,索道下站建设迎来加速跑,商贸大厦正扩大招引,大家都行动起来了。
顺着索道谋发展,我们大修内功,既有“湾里人家”暖服务,更争取到全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项目,背靠月亮湾,顺势打造半拥溪流半拥山的共同富裕样板村和近郊旅游打卡点。我们大兴产业,林下经济蒸蒸日上,成功打响全南昌独一份的玉木耳品牌。我们大力宣传,特色活动不断,直播带货不停,村民的钱包更鼓,游客的获得感更强,东源村的知名度更高。索道来了,我们全力迎接机遇,村庄和索道互相成就,成为诗和远方。
索道通未来 育才在路上
湾里管理局教体办
陈一杨
正如索道建设者征服梅岭的沟壑险峰,湾里教育“小区办大教育”的坚持铸就了湾里教育者一往无前的信念。
索道开通后,可将景区、生态保护区与学生研学实践、劳动教育联结在一起,让孩子们通过索道,便能轻松实现从“走出课本”到“走进自然”的跨越,让穿行山间的索道帮助孩子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家乡之美。依托索道,可更好地推动教师流动授课、送教下乡等工作,有效缩短城乡教育服务半径,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向山区倾斜,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可让图书馆、文化馆的流动服务更高效地覆盖山区居民,真正营造“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书香氛围,唱响“学在湾里”教育品牌的“新名片”。
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湾里管理局罗亭镇义坪村村民
胡蔚馨
索道,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连接自然与人文、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纽带。作为湾里人,我从小深刻感受着梅岭云端景区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即将建成的索道项目,既是那把打开湾里自然宝藏之门的钥匙,也是展示湾里风光、实现价值的舞台。它将极大地提升景区的可达性,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身感受梅岭的魅力。
可以预见,索道建成后,游客数量将大幅度增加,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区域经济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条索道必将成为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
时代为镜 索道为笔
湾里管理局融媒体中心
黄龙
作为融媒体中心的一名记者,我一路见证了湾里的蜕变。2024年7月,梅岭云端景区索道破土动工,回望索道建设的日日夜夜,宣传人的案头从未停摆,他们以“融合”为笔,以“创新”为墨,记录下每一个值得铭记的瞬间。
如今,梅岭云端景区索道即将建成。这不是终点,而是传播的新起点。宣传人已提前谋划,围绕梅岭云端景区索道构建立体化宣传矩阵。线上,依托短视频平台打造“云海穿行”沉浸式体验直播,联合旅游达人发起#空中瞰梅岭#话题挑战赛;线下,策划“索道+古道”主题旅游线路,同时,以“生态索道·智慧观景”为宣传核心,多维度彰显“乘云而上、尽揽山河”的独特魅力,推动梅岭文旅品牌强势出圈。
撬动湾里文旅腾飞的新支点
湾里管理局民宿行业协会
涂继军
这条索道,意义非凡。它是外地人看南昌的新窗口,是吸引八方来客的新地标,更是撬动湾里文旅腾飞的新支点。
文旅不是快消品,是“老火慢炖”的功夫。索道缩短了路程,我们要拉长“梦境”,让客人一下缆车,就跌进精心编织的“山居生活网”里。索道带来快流量,但要打造的是让人“慢下来、住下来” 的体验。要打造吸引Z世代、讲好湾里故事的“新法宝”,沉浸式、年轻化、移动化…要拥抱变化,敢于尝鲜,运用新技术、新玩法。
索道把世界送来了,也得把眼光放出去,对标一流,才能保持领先。面对索道开通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岭溪谷将追加投资,启动民宿集聚区的三期建设,这是基于对湾里未来、民宿行业、游客需求的深度洞察和对区域发展坚定信心。
用“智慧担当”护航云端索道
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湾里大队
王海慧
梅岭云端景区索道,这条穿梭于青山之巅的“空中纽带”,不仅承载着游客对“诗与远方”的憧憬,更凝聚着交警人的智慧与担当。
索道即将开通,面对即将到来的客流高峰和复杂的山区路况,如何确保游客“来得通畅、走得舒畅”,让山水之美与平安同行?答案就在交警的行动中。
由26个职能部门组成的交通管理指挥部成立,实行三级应急响应预案。一旦发现拥堵或事故,指挥中心可在1分钟内调度警力,3分钟内抵达现场,确保“拥堵不过岗、事故快清零”;积极引入AI智慧交通系统,将电警、卡口、索道预约数据融合,精准研判交通流量,动态推送绕行建议,引导车辆错峰进入索道景点。索道开通,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唯有未雨绸缪,才能将压力化为动力。
索道来了 我们共奔赴
新建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张姮
索道,它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通向幸福的青云梯。我们将以索道为纽带,串起散落的明珠——山巅的古驿道、山腰的民俗村、山脚的田园画。
要当最热情的“宣讲员”,用镜头捕捉云雾缭绕的壮美,用文字书写古韵今风的交融,用网络传递最美邀约;要当最贴心的“服务员”,从索道口的一杯暖茶到景区里的微笑指引,从全域导览的智慧地图到“吃住行游购娱”的无缝衔接,以既有速度、更有温度的服务,让游客乘兴而来、更尽兴而归;要当最坚实的“护航员”,以开放拥抱八方客,以诚意汇聚烟火气。
记录南昌这条奔腾的“脉搏”
南昌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刘瑞蕾
以前,游客们常说“梅岭七沟八梁转得晕”;现在,17分钟就能俯瞰万亩竹海。索道让蹒跚老者得以触摸洗药湖的晨雾,让追风少年能在观景台与无人机竞速,更让千年梅岭从此与城市血脉相通。
索道不仅连通了山巅云端,更架起了南昌向世界绽放的彩虹桥!作为媒体人,我们正在筹备“飞跃梅岭”全景直播,要用无人机视角带网友触摸竹海晨雾;我们将策划“百城联动”打卡活动,让北京的胡同大妈和广州的茶餐厅老板都能刷到南昌的山水诗画。从航拍器里俯瞰这座城市,那穿云而过的索道就像南昌奔腾的脉搏,不仅承载着游客的欢呼,更承托起我们每一个南昌人的热望。
双城联动、美美与共
新建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黄盼
新建与湾里,是南昌文旅版图上山水相依、紧密相连的“双子星”。当梅岭云端景区索道的银线穿云而过,一幅“文旅融合、美美与共”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从“单打独斗”到“全域联动”,从“门票经济”到“综合消费”,从“一日游”延长至“多日游”……
未来两地将整合资源,让体验更丰富。如推出联票套餐,将两地最具代表性的点位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打造更多精品路线;创新业态,让文旅更融合。如将索道与南昌旅游带联动,串联梅岭景区、西山万寿宫、溪霞怪石岭等热门景点。更令人振奋的是,新建区正在开拓“低空经济”新赛道,通过举办低空旅游文化节、发展航空教育研学等模式,构建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多元消费业态,为两地文旅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索道向云端 串起南昌文旅新开局
南昌日报社记者
吴潇远
站在“索道来了,我们在行动”的主题下,我深刻感受到这条空中走廊不仅是湾里山水间的纽带,更是推动区域旅游升级、经济腾飞和民生改善的“黄金线”。
未来,随着现代立体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地铁入湾、索道上山,南昌市文旅资源配置将步入空间优化与品质提升的新阶段,文旅产业格局将实现更为均衡、高效的发展。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未来,我的笔和镜头将始终与索道同行——记录它的今天,见证它的明天,以党媒的力量为索道建设与南昌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妙语讲解绘山河
大湾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左丹
索道来了,作为讲解员应该怎么做才能接好这张新的“文旅名片”?我想,要搜集更多的湾里人文故事和美景画面,要成为湾里文化的“活字典”、美景故事的“摆渡人”,扭转大家对湾里多生态少人文的误解,要让这片土地的人文肌理被看见、被铭记。
如今,索道即将建成,待索道吊厢随着清晨阳光缓缓升起,将为游客娓娓道来萧史和弄玉“吹箫引凤”“龙凤呈祥”的爱情传说,重现灵官峰上五百灵官血沃青山、力御楚军的悲壮史诗,以声音为椽笔,在这5580米长的山水长卷上,描绘生态与人文交织的壮美山河。
以媒体之眼 看云端之梦
南昌日报社记者
吴函芹
这条5580米的云端之路,从蓝图到现实,是奋斗者们无数日夜的奔赴与坚守,它不仅是南昌市首条景区索道,也是国内省会城市的首条大型索道。它的“双驱动、双迂回”设计,让上下两段索道既可联合运行,又可独立运行,以备故障时可互为保障。这不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英堆城南昌对游客安全至上的庄严承诺。
索道来了!作为观察者,我看到的索道不仅是游客的风景线,更是百姓们共享发展成果的幸福线。而我们媒体人,已准备好用镜头和笔墨,向世界讲述“杖履逍遥望远近,人间高路上云端”的湾里诗篇。
来源:洪观新闻记者 熊婷婷 吴潇远/整理喻云亮/图 侯欣伟/视频
编辑:徐晨霞 二审:刘培堃 终审:邹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