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邓紫棋衡阳演唱会带动南岳景区客流激增,苏州博物馆夜场预约排期至三个月后。当“白天观景、夜晚离场”的旅游模式被打破,沉浸式夜游、文旅融合、科技赋能正重构城市旅游价值链。
夜游经济的创新实践
1. 时空延展:博物馆的“黑科技”之夜
苏州博物馆用全息投影还原《姑苏繁华图》,夜场客单价达日场2倍;
衡阳“南岳里”借焰火秀+AR导览,游客停留时长从2小时延至5小时。
2. 演出+景区:粉丝经济的裂变效应
流量转化公式:演唱会门票(500元)+半价景区(120元)+特产消费(300元)=920元/人综合收益;
政府专班保障:衡阳开通“演唱会公交专线”,疏散效率提升60%。
3. 低空经济:下一个夜游蓝海
小鹏飞行汽车试水“空中观夜景”,广州塔航线预订量周增200%;
政策破冰:2025年民航局新增“低空旅游”适航认证,续航200公里机型将商用。
总结|暗夜经济的星辰大海
内容稀缺性:衡阳“政校文化节”联动南华大学,让非遗成为独家IP;
技术沉浸感:北京环球影城用AI动态调整灯光秀路线,拥堵率降50%;
政策适配度:商务部“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加速充电桩覆盖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