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同心 筑梦高原
创始人
2025-07-03 09:43:46

汉藏同心 筑梦高原

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交出精彩答卷

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开展廉政警示教育。

西藏小朋友对湖北援藏医生竖起大拇指。

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教育支部队员与东辉中学学生合影。

2022年盛夏,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接过接力棒,飞越3600公里,从“九省通衢”奔赴“藏源山南”,一条跨越千山万水的“连心路”,在荆楚与雪域之间延展开。

3年来,湖北援藏干部人才秉承“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以担当践行使命,以实干书写答卷,用真情在高原深处刻下“湖北印记”。

团结奋斗的根与魂

是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援藏干部人才队伍,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坚持政治建队、素质强队、从严治队。

以理论滋养初心,筑牢思想之基。工作队坚持把理论学习摆在首位,教育引导援藏干部人才弘扬“老西藏精神”“援藏精神”,把大爱撒向边疆热土。

以实干开创先河,勇夺多个“山南首例”。积极助力山南建设发展:协助当地率先建成高标准人才公寓;完成首部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及温室气体排放清单、首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开展藏南地区水资源调查,促成西藏首例水权交易在山南落地……援藏干部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用一项项“首例”成果显著提升了受援单位的治理能力与专业水平。

以铁纪锤炼作风,擦亮湖北援藏名片。工作队构建“党委统筹、支部推进”组织体系,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组织干部签署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树立湖北援藏干部良好形象。临时党委书记、委员、各支部书记坚持深入一线,带领援藏干部定期前往高海拔县、民族乡、边境村等艰苦地区调研走访、开展讲学义诊,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在援藏干部人才与高原各族群众的心中。

山南群众的所想所盼

是湖北援藏队员的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3年来,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将山南群众急难愁盼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一件件民生实事、一项项暖心举措不断落实。

教育援藏方面,工作队通过“大院校+小组团”工作机制,实行“以省包校”方式对口支援山南市东辉中学,探索出“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模式。

湖北优质教育资源与山南教学实际深度融合,东辉中学中考成绩实现跃升:连续2年部分学科均分位居全市第一,升入内地西藏班的比例从11%提升至21%,考入自治区重点高中的人数屡创新高。

医疗援藏方面,工作队整合优质资源,投入1.2亿元援建山南市妇幼保健院预防保健综合楼。来自武汉同济、协和等医院的20余名技术骨干先后进藏,推动建成自治区首家产前筛查中心、宫颈癌筛查中心、危重孕产妇与新生儿救治中心、5G远程医学服务平台等专业平台,为妇幼健康提供坚强保障。

在洛扎县人民医院,“组团式”援助累计为该医院引进新业务新技术9项。通过援藏专家现场带教、线下授课、定向培训等方式,洛扎县人民医院可诊疗病种从170种增加到213种,医疗服务能力大幅跃升。

就业援藏方面,湖北援藏工作队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岗位的就业帮扶举措,为西藏高校毕业生搭建稳定发展平台。目前,山南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农牧民区外转移就业人数位居全区前列。

3600公里之外的湖北,每年专设8个公务员岗位、60个事业编制岗位、2000个以上企业岗位用于接收西藏籍毕业生。如今,在鄂稳定就业的西藏籍学生已近700人,96%的赴鄂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新增区外就业人数在全国援藏省份中排名第一。

“产业基因”遇上“资源禀赋”

“产业共振”结出累累硕果

3年来,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充分挖掘山南资源禀赋,借湖北产业、科技之势,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3个,签约金额超5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逾28亿元,稳居对口支援山南各省之首,探索出一条具有山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湖北率先在援藏省市中制定并实施《科技援藏三年行动方案》,聚焦藏鸡、核桃、益生菌等山南特色产业,组织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在山南共同搭建创新平台、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推动平台、项目、人才一体化发展。

延续“华新模式”、拓展“宏农模式”,工作队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成功落地200万羽全智能藏鸡产业园,带动周边20个村集体年均增收超20万元,更实现了一系列引领高原产业发展“零”的突破:

西藏首个生物科技项目安琪珠峰益生菌生产线顺利投产;首家全链条制氧设备制造企业西藏清匠电器建成运营;首个智算中心“雅江计算”开服运营;首个无人机基地“创博航空”将于年内建成投产……

推动项目落地的同时,工作队还同步推进产业链延伸与配套平台建设。在低空经济领域,以西藏创博通航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拓展无人机物流配送、应急救援、低空运输等应用场景,承办全国无人机大赛西藏赛区比赛与低空经济论坛,实现了西藏在此两项全国性活动上的历史性突破。

为进一步让湖北科技优势赋能山南高质量发展,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促成山南市出台《关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激励政策》,推动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有效撬动了企业研发投入热情。截至目前,已立项17个科研项目,引进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参与研发,取得一批实用高效成果。

其中,长江大学在加查县设立“西藏高原核桃产业研究所”,常态化开展核桃品种选育。湖北研发的全国首个智慧核桃大数据运行系统在山南投入应用,鄂藏两地共同推动“千年核桃”产业焕发新生机。

3年来,湖北在山南累计推广新技术、新成果122项,智力援藏日益成为驱动山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湖北对口支援山南累计实施各类援藏项目72个,援藏资金超6亿元,其中80%以上投向基层,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致力于提升山南人民幸福感。

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守护高原的万水千山

西藏是国家安全屏障,也是生态安全屏障。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坚持把援藏的项目、资源、技术带到偏远乡村,保护高原的生灵草木,更守护基层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3年间,援藏干部不断夯实生态环境调查、踏勘工作基础,有的放矢开展保护修复行动。推动编制自治区首套《山南市地图册》,制定《山南市地下水保护开发利用规划》及《河湖功能区划调查》;创新性签订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议,实施“护松”“绿盾”专项行动,严防外来生物入侵,守护雪域生态。

努力之下,《山南竹类种质资源引种研究》成功落地、种植成活率突破90%;羊卓雍措水生生物调查报告首次科学发布;西藏首个三级生态监测站房建成,科学常态化为高原生态环境“体检”。

他们送教上门——每季度组团到隆子县雪沙乡下木达村帮扶点进村入户开展帮扶活动,送去爱心物资和教育政策。每名援藏教师认领一名福利院孩子,为他们作业辅导、与他们谈心谈话。推进校联体建设,向山南、日喀则、那曲等边境县10余所学校每季度组团送教。

他们送诊到家——医疗援藏队员不定期前往边境、农牧社区、水电站、学校等地方单位进行义诊,为行动不便的藏族老人上门体检诊治,共体检筛查1790人次,发放常用药品及慰问品1070余份;在12个县市区举办校园健康讲座30余场,受益师生4000余人次。

3年援藏,一千多个日夜,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与这片高原山水结下深情。他们心之所系,是脚下的土地;情之所牵,是身边的亲人。

那些关于奋斗、担当、初心的表达,不是口号,而是心里话。长江与雅江之间,名为“牵挂”的线系在每个援藏人心上。

长江的浪、雅砻的风,在他们的生命里,永不干涸、永远动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玩家必看“德扑之星到底有没有透... 您好:德扑之星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5951795】,很多玩家在德扑之星这...
科普实测“钱塘十三水透视辅助软... 您好:钱塘十三水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5951795】,很多玩家在钱塘十三...
分享实测“新皇豪斗牛有透视挂吗... 您好:新皇豪斗牛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5951795】很多玩家在新皇豪...
实测推荐必看“唯思竞技麻将其实... 您好,唯思竞技麻将辅助软件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微【3696223】很多玩家在...
三分钟教程!开心在线外挂辅助神... 您好:开心在线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咨询加微信4114961很多玩家在开心在线这款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