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未至,暑气渐增
江汉区公园湖泊间
却自有一番清凉天地
眼前
澄澈如镜的小南湖被微风吹皱
高楼掩映中的西北湖夏荷摇曳
散落的水域在楼宇丛林间串联出
一幅幅 “城湖共生” 的幸福图景
背后
江汉水务人迎着骄阳
开动小舟清理杂物水草
往来巡查湖面水质
为守护市民心灵的 “栖息地”
全力打造水清岸明、生态宜居的“幸福河湖”
……
Part 01
西北湖双子星:
湖光映城,点亮都市颜值
以黄孝西路相隔的西湖与北湖统称“西北湖”,宛如一对默契的 “生态双子星”,共同扮靓着城市容颜。
▲北湖水域面积9.4公顷,湖岸线曲折有致,水鸟游鱼与湖光树影相映成趣。
▲西湖水域面积5公顷,湖面倒映着周边高楼的玻璃幕墙,现代感与自然美在此交融。
两湖通过科学的水生态修复,水质稳定达地表水Ⅳ类,部分指标甚至达到Ⅲ类。西湖的睡莲与北湖成片的荷花盛开时,粉白相间的花朵与喷泉的水雾共舞,成为白领们午休时的 “天然氧吧”,也吸引着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湖光天色。
随着“风雅西北湖”名声渐起,越来越多游人来此,除却湖光,春日的樱花、岸边的书房酒吧,再至隔街相望的花园道,烟火气满满的万松园,都为游湖增添更多雅趣。
Part 02
小南湖:
精治细养,小微湖泊焕新颜
江汉北路与台北路之间的小南湖,是 “小而美” 的典范。
3.5公顷的水域曾因自净能力弱面临水质挑战,如今通过 “三分治七分管” 模式,实现水体透明度+水质双提升。正门入口处的小塘尤为澄澈,水草清晰可见。傍晚时,夕阳余晖透过屋舍间隙落入湖面,细碎的金光好似浮在空中。
小南湖公园虽小,却五脏俱全:蜿蜒的步道旁,菖蒲与睡莲错落有致;曝气机缓缓搅动水面,泛起细碎的涟漪;两架拱桥衔接南北,游人信步融入湖景。
下班了的青年人或陪着放学的孩子共享亲子时光,或看鱼儿在水草间穿梭让紧绷的神经渐渐舒缓。退休的老年居民则将大把的休闲时光,用在打太极、跳广场舞、公园踱步锻炼身体上。周边绿树环抱,晚风自湖面吹来,组成一幅流动的市井水墨画。
Part 03
菱角湖:
亲水之境,邂逅自然诗意
新华路、唐家墩路与香港路的合围中,菱角湖成为市民的 “亲水乐园”。
9.02公顷的湖面点缀着荷花与菹草,2001年建成的菱角湖公园内,木质栈道蜿蜒至湖心,亭台水榭倒映碧波。
2022年水体提质工程后,菱角湖水生态系统持续保持健康稳定,部分月度水质达Ⅲ类标准,人工湿地里的美人蕉与鸢尾花开成海,“水下森林”中游鱼在水藻间灵巧穿行。
步入园中,家长带着孩子在亲水平台游玩,人水倒影相映成趣;运动爱好者挂着耳机,双臂摆动间洒下汗水。民间艺术大师们三三两两,对着乐谱弹唱;水务工作人员驾着小船,沿湖打捞。
周遭的车水马龙被碧波隔离,城市中心多一方自然之境,生活便少一份喧嚣。
Part 04
机器荡子:
数智赋能,舞动水韵夜幕
地图上看,机器荡子与西湖,在建设大道与新华路相交“金十字”的对角,被民生银行大厦、武银大厦等高楼环绕,不同之处在于,音乐喷泉加持下,机器荡子的夜晚更为绚烂。
当喷泉打开,水柱随着音乐腾空而起,化作漫天清凉的雨雾,夏夜的风裹着水汽,将白天的燥热一扫而空。
机器荡子现有水域面积10.4公顷,凭借 “数智化智能养护运维系统” 保持着勃勃生机。环湖步道,每过一段便有爬藤植物编织荫凉,水域岸边,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总会在某个不经意间为其驻足。不少养宠人也爱来此遛“毛孩子”,水声、欢笑声、四足哒哒声,是属于机器荡子的日间交响乐。
从众人避之不及的脏水潭到赏景遛娃休闲地的蜕变,离不开江汉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为长效巩固治理成果,江汉区水务和湖泊局一方面与区环保部门联动,建立水质检测常态化机制;一方面创新养护方式,机械收割、生态捕鱼、数智运维等技术让治理更精准。湖岸边,更有日益壮大的民间河湖长、“江城河小青” 等志愿服务力量加入护水大军,以实际行动守护河湖生态。
当夜幕降临,湖畔灯光次第亮起,宛如一颗颗“明珠”闪耀,与城市的霓虹交相辉映。在江汉区,湖泊不再是孤立的水体,而是串联起生活、文化与生态的丝带,让高楼林立的都市拥有了温柔的底色。这一片片“幸福河湖”,正用宁静的湖光、清澈的水波、盎然的绿意,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汉故事,为繁华都市里的人们留住一方诗意栖居地。
来源:江汉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