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反向旅游”这个词火了,通常指消费者避开大流量的一二线城市,转而到少为人知、流量偏小的县域、乡村等小众景区,进行一场沉浸式的旅游体验。
一些小众旅游目的地,以其独特的山水、人文魅力,被不少游客青睐。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一个微博热搜,一条网红打卡视频,都能带来“泼天流量”。
火热出圈,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是如何接住这波“泼天流量”,引客来,留住客,让客再来,这背后,需要更多好创意,更需要做足功夫。
“跟着赛事去旅行”赛事为媒 山水作柬
当下,“跟着赛事去旅行”无疑是最流行的体育词汇之一。近日,环径山公路自行车赛在杭州余杭举行。报名通道开启的一晚上时间,1500个参赛名额就被一抢而空。“这里简直是骑行运动的天堂!”参赛骑手赞叹道。
而就在前不久,首届余杭高峰速攀赛期间,越野健儿齐聚窑头山,向着余杭第一高峰全速攀登。而随着速攀赛热度攀升,鸬鸟镇民宿集群预订量也同比上涨220%,野天堂、山沟沟等地网红民宿推出“赛事专属套餐”。
以赛事为代表的“体育+”,带来的不仅是瞬时“流量”,更是持续“留量”。余杭山水灵秀,人文禀赋,为“体育+”提供了天然舞台,而“体育+”则将散落的村落、产业、文化串联成网,织就“诗画江南”的共同富裕生动图景。
40多年长盛不衰 “村超”火了夏日乡村夜
每年夏季,宁海强蛟镇峡山“村超”都会在该村文体公园拉开帷幕,助威呐喊的声音响彻夏夜的天空,众多球迷和村民聚集在球场边,为自己的球队加油助威。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村民们就自发组织,在海边打造了简易足球场,“村超”在那时就已初具雏形,如今延续40多年。
“我今年55岁,只要有空闲就会约上球友踢上一场,只有足球才会让我快乐起来。”参加球赛的村民尤武杰说,几十年来,他的生活一直与足球相伴,并从中获得健康和快乐。
“村超”等各项文体活动的火热,也带动了当地文体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让峡山村发展蒸蒸日上。据了解,昔日偏僻的峡山村变身中国传统村落和省3A级景区村庄,每年到村里旅游的的游客超30万人次,全村旅游综合年收入达7000万元。
文创助力古镇早茶 探索文旅IP“破圈”传播
肉沉子、鸡子馃、豆腐汤圆……在“江南第一早茶街”兰溪游埠古镇,各式各样的美食小吃足足有100多种,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大快朵颐。
近年来,兰溪在文旅融合上不断激发文化创意活力,实现双向奔赴。走进城市文创店,商品琳琅满目,该文创店于5月1日开业,店铺以“游埠烟火气”与“诸葛智慧”为灵感,用创意设计解构千年文化,让游客带走的不止是商品,更有独属兰溪的故事与温度。
此外,当地还对外发布了“兰溪日子·有戏有味”文旅品牌,推出一系列特色文旅路线,打造“游埠早茶”“夜游芥子园”沉浸式体验等打卡点。在“兰溪日子·有戏有味”IP品牌基础上,设计衍生出“小兰”和“小溪”专属文旅IP形象,以此建立起大众与兰溪的情感链接,不断提升兰溪文旅产业品牌价值,增强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小兰”和“小溪”专属文旅IP形象
据统计,2024年,兰溪游埠古镇游客量达315万人次,同步增长34%。
县域旅游的崛起是大势所趋,小众目的地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中国旅游日等契机的推动下,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提高旅游服务品质等措施,我们相信,接住这“泼天流量”将不再是难事,县域旅游终将成为旅游市场的新亮点,为游客带来更多美好的旅游回忆。
终审:施晨嬿 袁 爽
责编:张歆宜
编辑:周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