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海面低温空气掠过脑背山脚下的蚝田和荒滩,留下簌簌风声,而如今这里已被主题乐园绚烂的霓虹灯光取代。鹦鹉过山车上的欢呼尖叫、天沐河畔的吉他旋律、商圈市集的鼎沸人声,交织成这座城市新的“回响”。
世界级度假区“拔地而起”,喜剧节落地迎来业界大咖,葡国集市吸引四方游客……横琴文旅产业的生长根系扎入土壤,昔日海湾拥簇的滩涂小岛,如今正朝着面向国际、生态优先、协同发展的“国际休闲旅游岛”方向蜕变。
2010年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工地与现今的横琴长隆国际旅游度假区
建起梦幻乐园:
沉浸体验+科普功能
增强文旅吸引力
十余年前还遍布蚝田的横琴富祥湾,已华丽变身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2008年,在珠海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进下,广东长隆集团选中横琴,开启了一场“造梦”征程。如今,这里不仅是游客们的欢乐天堂,更是虎鲸等珍稀海洋生物的“诺亚方舟”。
长隆飞船乐园,虎鲸在蔚蓝水体中游动。
长隆飞船乐园高级保育师邓建威的职业生涯始于一次机缘巧合。15年前,学习潜水专业的邓建威踏入这片领域,开始与虎鲸结下不解之缘。每到工作日,邓建威和同事们会为虎鲸刷牙、测体温,调解“社交矛盾”,甚至为它们定制“丰容玩具”以保持身心愉悦,有时候也参与到乐园现场讲解之中,为游客科普生物知识。
长隆飞船乐园高级保育师邓建威
“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如今不仅是一个游乐场所,更是动物保育与科普教育的基地。”邓建威说。走进飞船乐园生命科学中心体验馆,向内延伸的通道揭示着保育工作背后的“秘密”——这里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医疗设备、维持展池2.9万吨海水和配套水缸5.3万立方米水体的维生系统、墙面上还展示了为做好保育工作而专门组建了40多人的科研团队。
飞船乐园生命科学中心体验馆
2013年,长隆虎鲸保育研究与科普教育基地1号馆在珠海建成运行,之后又陆续建成并运行了虎鲸保育基地2号馆、虎鲸保育基地3号馆(长隆飞船乐园),虎鲸种群的数量也从最初的9头,增加到了14头。
此外,长隆还与中国科学院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珊瑚、砗磲人工繁育,在横琴建立了繁育基地。成立了15个研究中心,积极推进全球珍稀物种保育研究工作。2022年,长隆还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这些努力让游客的体验从“看热闹”升华为“悟门道”,更增加了主题乐园的吸引力。
虎鲸展池维生系统
主题乐园的沉浸式体验和科普功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其中不乏港澳游客。长隆飞船乐园演艺总监李嘉伟,正是这一变化的亲历者。李嘉伟本是香港人,11年前因婚姻定居澳门,又被横琴的文旅潜力吸引从而来到这里工作。
李嘉伟观察到,随着横琴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已有越来越多的澳门人选择来这里休闲娱乐:“澳门家庭会专程过来观看国际网球比赛,周末喜欢来这边骑行、露营,或者去大型主题乐园畅玩。”除了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星乐度·露营小镇、创新方等后起之秀兴起,配合户外活动空间提质升级,正持续强化着横琴文旅的吸引力。
在横琴露营
亮眼的数据印证了这一发展态势:2021至2024年,横琴主要景区游客量从500万人次跃升至1,503万人次,增长率高达200.6%,主要景区旅游收入从20亿元增至32.3亿元,增长率达61%;今年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区景区便接待游客超37万人次,同比增长46.87%。
横琴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重塑了区域面貌,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随着文旅业态的持续升级,一个更具多样性、更富魅力的横琴正以崭新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植入喜剧基因:
剧场演出+邀请大咖
打响城市知名度
在横琴文化艺术中心黑匣子剧场,一场名为《偷心晚宴》的互动喜剧正在上演。观众席中,来自澳门的陈女士笑得前仰后合:“在横琴也能看到沉浸式的喜剧演出,以后周末过个关就能‘追剧’了!”这一幕,正是开心麻花落户横琴后带来的文化新气象。
2024年12月,开心麻花入驻横琴文化艺术中心,常态化运营小剧场。之后半年间,迅速点燃了居民们的热情——《偷心晚宴》跨年场5场演出全部售罄;电影工作坊《莫莉的冒险》25分钟名额报满;儿童剧《小猪佩奇之奇妙一日游》/横琴门票也迅速售罄……大大小小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琴澳居民的文化生活。
横琴文化艺术中心
开心麻花入驻横琴文化艺术中心,常态化运营小剧场
值得一提的是,开心麻花在横琴上演的每一部作品,都巧妙地融入了当地的特色元素,让喜剧成为传递横琴魅力的独特媒介。开心麻花横琴剧场运营许乐怡介绍:“比如儿童剧《小猪佩奇之奇妙一日游》/横琴,我们就特意融入了横琴花海长廊、玉带凤蝶等本土元素,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更好地认识这座城市。”
《小猪佩奇之奇妙一日游》/横琴
另一方面,随着澳门国际喜剧节落地琴澳,众多业界大咖也纷纷踏足横琴这片土地。2025年4月,第二届澳门国际喜剧节再度启航,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横琴举办的“创投风云剧会”上,星光熠熠,澳门国际喜剧节发起人沈腾、马丽,加上冯小刚、徐峥倾力加盟,共同担任创投风云剧会决策人,闭幕当天,更是迎来了知名演员阿米尔·汗,他们的到来不仅为活动增添光彩,也为横琴带来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关注度。
第二届澳门国际喜剧节闭幕论坛
“通过‘一节两办’的模式,我们希望为琴澳两地植入‘喜剧基因’。”许乐怡说。无论是专业剧场的引入与运营,还是国际喜剧节的落地生根,都标志着横琴的文化事业在不断发展。横琴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汇聚着多元文化的力量。
开启“移植试验”:
澳门品牌+横琴商圈
推动两地交流
木箱堆砌的葡式摊位,土风舞的热情表演,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红酒的香气……在横琴励骏庞都广场,一场名为“齐齐葡”的特色市集吸引着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
“齐齐葡”市集活动
“齐齐葡”活动是由合作区经济发展局与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联合主办,其意义不止于一场简单的市集,它是将澳门的品牌活动“移植”到横琴,通过搭建葡语特色产品展销和文化交流平台,助推着琴澳两地商贸及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齐齐葡”市集活动现场
华诺会展策划顾问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刘晶彤主要负责监管“齐齐葡”的活动流程,她介绍道:“我们承办了三年的‘齐齐葡-葡语国家及澳门产品特色市集’,分别在横琴励骏庞都广场、律道公园等场地成功落地,每次都能吸引上万人次打卡,创造了令人惊喜的‘琴澳热度’。”
刘晶彤
活动启动至少一个半月前,刘晶彤和她的团队就开始着手准备工作,先是筛选具有葡语国家特色的商品,定好商品清单,且每件商品都需备齐卫生证明、检疫文件等“通关护照”。为了体现琴澳融合,团队特别引入了横琴的中小企业,在现场烹制美食,让文化体验更加丰富。另外,市集还设置了采购商配对环节,组织以大湾区商超为主的“买家团”,与现场展商实现“一对一”对接。
“最初招募商家时,许多人担心横琴客流不足。但后来据澳门展商反馈,在横琴销量甚至比在澳门还好”。刘晶彤回忆,“我记得有位展商最后都成了‘货运小哥’,自己一筐筐地往外搬红酒,根本没时间站在展位上,他告诉我,东西一上架就卖光了,只好连夜从澳门补货。”
横琴的政策,特别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分线管理模式,为这些跨境展商提供了极大便利。“‘一线’放开让我们的展品可以通过提前预报,享受优先查验,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间。”刘晶彤说道,“一些产品还可以申请进入白名单,让展品往来更加高效。”
刘晶彤表示,今年的“齐齐葡”活动也正在积极筹备中,横琴未来的会展商贸市场,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澳门这个国际化的平台,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吸引更多澳门的、国外商业考察团,为横琴未来的国际化发展、招商引资贡献一份力量。
“齐齐葡”市集上游客品尝红酒
从澳门到横琴,“齐齐葡”市集的跨境之旅,不仅带来了葡语国家的芬芳与澳门的韵味,更以其独特的“移植”模式,生动诠释了“一国两制”下区域合作的潜能。
无论是守护虎鲸的保育员、运营剧场的工作者,还是穿梭于琴澳的会展人,他们共同构筑起一座“超级试验场”,让旅游、文化与商业在此碰撞出无限可能。正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所期许的,这里将建成“国际休闲旅游岛”,更将联动澳门打造旅游超级目的地,书写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的“湾区样本”。
来源:横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