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乡村酒店、乡村民宿等级评定结果出炉,经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审核认定,仁化禅语客栈、山原色民宿入选金宿级乡村民宿达标名单;始兴水榭民宿、曲江瑶盛园民宿、仁化竹语民宿入选银宿级乡村民宿达标名单。这一系列荣誉的获得,标志着韶关民宿产业正焕发出新的风貌。
乐昌市北乡镇丹霞印象·蜜峰民宿。
民宿作为新兴的旅游住宿业态,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文旅消费市场的新宠。今年国庆假期,我市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接待游客333.89万人次,同比增长62.58%。民宿也迎来入住高峰,多家民宿主表示,“国庆期间每天都满房,一般在节假日前一周房源都基本预订完。”
然而,不少从业者也反映,民宿行业同质化严重、竞争日益激烈,原本被视为“蓝海”的市场,正逐渐变成“红海”。韶关民宿该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瓶颈?记者采访了多位民宿行业专家和资深从业者。
多方助力韶关民宿基础良好
记者从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以下简称“市文广旅体局”)获悉,目前,全市商事登记“民宿”及相关内容的市场主体1800多家。其中,在“广东省旅游民宿管理系统”登记的旅游民宿125家,约占全省8.3%;市级乡村旅游星级民宿122家;6家乡村酒店(民宿)被评为首批广东省驿道乡村酒店。丹霞印象艺术家民宿、禅意客栈被评为国家乙级旅游民宿,乳源璞悦依山民宿、仁化县原色客栈正在创评国家丙级旅游民宿并且已经通过公示。
民宿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房间。
“韶关民宿产业基础良好,得益于资源禀赋、政府扶持、人才支撑和行业协会助力四个方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韶关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有3A级以上景区45家、旅游资源6336个,是全省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市之一。生态环境优美,乡土风情、传统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因此,韶关的民宿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既有依托景区、景点的景观特色民宿,如仁化瑶塘新村民宿、乳源南岭小筑、新丰云髻山居等;又有依托山区田园风光的乡野体验民宿,如乐昌九峰桃源山居、菩提大院等。此外,韶关还有依托现代农业园区的产业特色民宿,如曲江区沙溪小桃源生态休闲农场等。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也成了民宿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如乳源的腊岭瑶寨·过山瑶文化生态观光长廊、观澜山庄,以及始兴的古堡俱乐部等。
——政府扶持助力韶关民宿蓬勃发展。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韶关市星级乡村旅游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明确评星标准和服务规范,树立民宿发展“样板”。制定了《韶关市民宿管理暂行办法》《韶关市民宿发展扶持办法》,明确民宿开办资质条件,对评定为国家、省、市三星级以上的乡村民宿给予20 万-100万元奖励,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民宿业主按照相关标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促进民宿行业壮大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近日,市文广旅体局组织开展2024年度韶关市乡村旅游民宿等级评定工作,10家民宿为韶关市星级乡村旅游民宿,其中,韶关市柏圣漫竹语民宿、仁化县陌野乡宿民宿馆和新丰县顺源民宿3家民宿被评定为四星级民宿;慢姑娘桂圆轰趴馆、曲江区罗坑镇醉居山民宿店等7家民宿被评定为三星级民宿。
——产业带头人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在出台一系列政策为民宿产业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我市也积极推进民宿集群的发展,依托丹霞山这一优质旅游资源,突出集约集聚、引领示范,涌现出一批产业带头人,尤其是丹霞印象系列民宿创始人符小蜜,在她的带动下,一间间特色民宿围绕着丹霞山“遍地开花”,逐渐形成规模。据了解,自2010年第一家客栈民宿营业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深耕发展,丹霞山景区周边已建成以自然生态、禅文化、音乐休闲等为主题的特色民宿300多家,形成了广东省六大特色民宿群之一的瑶塘新村民宿集群。据统计,该村民宿年平均租金3万元以上,90%以上村民实现了当地就业,民宿业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协会助力行业规范发展。2019年,我市成立了韶关市客栈民宿协会,是全省第三家市级民宿行业协会,从行业标准、规划引导、平台搭建、品牌推广等方面有力指导和支持民宿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打响韶关民宿品牌。仁化县于2018年成立仁化县客栈民宿协会,并建立了党支部。目前,除“丹霞印象”外,“墨江人家”等民宿品牌也已经实现品牌化集聚发展。
“民宿+”业态丰富产业繁荣
“看完风光泡温泉,小孩还能体验制作瑶族香囊,感受当地特色文化,让节奏慢下来,很舒服,也很有意思。”入住蓝山源岭南东方温泉酒店的游客朱先生说。这是乳源以民宿为载体、“文化”为主线,提出的“民宿+文创”融合发展模式。在民宿内积极引进瑶族变装体验、瑶族香囊制作、瑶绣展示、非遗课程等各类文化体验项目,在激活民宿“留量”的同时弘扬和保护瑶族特色非遗文化。
近年来,我市各地推动民宿产业“多元化”驱动创新发展,呈现出业态丰富、四面开花的繁荣景象。
为了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乳源还探索了“民宿+活动”“民宿+手信”等多元化模式,以瑶族“二月朝”文化旅游节、南岭星空音乐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等特色文旅活动为契机,创新旅游住宿服务的新产品、新业态,延长旅游消费链条,提升文旅吸引力,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位于仁化的山原色民宿积极推动“民宿+非遗”,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山原色民宿位于丹霞山风景区内,建于山坡之上,四周被起伏的山峦和清新的竹林所环绕。民宿创始人刘建宇还是仁化县艾糍传统技艺的市级传承人,他将艾糍制作体验引入民宿,并策划不同主题的客家文化节,通过艾糍非遗制作,让更多的客人深入体验客家文化的魅力。
仁化山原色民宿。图片由刘建宇提供
乐昌利用闲置资源发展民宿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青山环绕、茂林修竹、绿草如茵,房子错落有致分布在山间……乐昌市北乡镇丹霞印象·蜜峰民宿便坐落其中,该民宿是由闲置学校改造而成的地中海风情民宿,房屋与周边山景融为一体,建设农舍、餐馆等旅游经营场所。该民宿挖掘和传承当地的文化精髓,如传统茶文化、民俗风情等,并将其融入民宿的经营和服务中。“通过‘民宿+美丽乡村’的模式,将带动全域旅游发展,不断串联乡村酒店、民宿、非遗、科普、手工等线路产品,让当地资源有效衔接,不断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能量。”负责人介绍,丹霞印象·蜜峰民宿常有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造访,运营以来,不仅“逢假期必爆满”,还让周边村民的农庄生意红火。在乐昌市廊田镇,好望阁民宿也凭借其独树一帜的“餐饮+住宿”与“望山+戏水”的融合模式,通过将村里原本闲置的房屋精心改造成特色民宿,成功激活“沉睡”乡村资源,更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挑战与机遇并存
提质升级正当时
在韶关民宿产业如火如荼、蓬勃发展的背后,也悄然浮现出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
游客在民宿体验特色活动。
曾小姐近期打算利用休假时间到韶关游玩,在预订民宿时,发现韶关民宿同质化现象较严重:“韶关许多民宿都是网红风格,在家具及装饰品布置上比较相似,没什么特色,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也大同小异,感受不到当地文化特色。在一些旅游网络平台上很少能够看见韶关民宿的内容,可供选择的民宿较少。”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民宿市场迅速扩张,民宿数量激增,同质化问题严重,导致竞争加剧,从而造成民宿经营压力增大,“价格战”频发,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民宿行业经历了从“蓝海”到“红海”的转变。
南雄杏林山居民宿。
如何破解当前民宿行业的难题,推动韶关民宿行业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博士汤宁滔。
汤宁滔建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首先,韶关本地的民宿业主应当优先考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以“物超所值”为核心优势,利用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多种途径来提高民宿的知名度和良好口碑。其次,提供具有韶关“善美”特色的高品质民宿服务,创新经营模式,实现多元化经营和跨界合作以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并促进顾客重游。同时,通过优化在线预订平台的信息展示,推出区域合作会员制度(例如丹霞民宿片区),采取一系列营销策略,通过线上线下活动、与旅行社合作等方式吸引更多潜在客户。再次,为了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韶关民宿行业应强化内部管理和沟通机制,通过集中讨论和培训,共同探讨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困境。
他还特别指出,虽然当前民宿行业面临一些挑战,但乡村振兴战略、“百千万工程”为民宿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同时,旅游产业的升级为民宿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为民宿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性的坚实基础,特别是在生态发展方面,韶关具有显著优势。
新丰县沙田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镇在“百千万工程”的热潮中,以农业农村为基础,以乡村文化为纽带,发展以旅游休闲为形态的“农文旅”深度融合特色产业。该镇依托咸水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携手企业建成别具风情的花竹泉养生温泉民宿。
“这里风景优美,春有黄花风铃木和油桐花,夏有苍翠的绿竹子,还有资源丰富的温泉资源,非常适合度假旅游,这也是我选择在咸水村投资的原因。”花竹泉养生温泉民宿负责人谢世春表示。据咸水村党支部书记陈光明介绍,今年以来,花竹泉 养生温泉民宿接待游客4000余人,预计收益200万元(含住宿、餐饮还有购买农特产品等)。下一步,咸水村将全力服务好总投资1.2亿元的悠然居民宿文旅项目建设,加强前期协调准备,规划特色旅游精品线路,提供农事体验、康养旅游等多样化产品,与周边特色旅游景点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