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后一场“今夜为你读诗”活动在观澜古墟举行。
▲2024年龙华区第四届社区文体节系列活动。
龙华文体中心。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在虚拟世界里乘坐木舟穿越大漠、进入窟洞,瞬间穿越至1600多年前的敦煌,周末在‘家门口’就能来一场‘敦煌行’,感觉真奇妙!”12月14日,刚在深圳美术馆(新馆)体验完“敦煌:千色之域”XR全景奇幻LBE体验展后,龙华居民谢先生仍意犹未尽,对龙华的文化服务赞不绝口。
谢先生的周末体验,是龙华区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深耕这方文化沃土,近年来,龙华区一路踏歌而行,不断提升“硬件”、完善“软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今年8月,龙华区受邀参加在成都举行的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并成功入选2024丝路文化建设案例。
如今,在龙华大地走走看看,一个个体育馆、剧院、图书馆、城市书房在群众的欢呼声中落成,一场场群众性文化活动、精品演出在喝彩声中落幕,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的实惠,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文化空间拔节生长
托起满满的幸福感
玉门关外,苍茫大漠,流沙恣意起舞混着驼铃声响;莫高窟中,静穆禅堂,壁画悠然铺陈映出历史烛光……上周末,“敦煌:千色之域”XR全景奇幻LBE体验展全球首站在深圳美术馆(新馆)迎来首秀,吸引不少龙华居民专程前来打卡,领略大漠丝路风情。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种规格的展览,不仅让孩子长了见识,自己也乐在其中,感觉太幸福了。”居民徐女士牵着孩子,兴奋地表示自己会经常带家人一起到各大文体场馆看展、看演出,是阖家共游的好去处。
作为龙华又一公共文化地标——深圳美术馆(新馆)于去年11月启用,迅速成为居民和艺术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开放运营以来,集中呈现跨越古今中外的近千件经典艺术作品,每天6000个名额供不应求,其中不少人专程从香港、广州等地赶来观展,大家纷纷喊道“来龙华,可以体验‘不花一分钱、看遍天下展’的幸福!”
穿过美术馆一侧的公共广场,拾级而上,便是深圳图书馆北馆。约7.2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拥有酷似“太空电梯”的全国最大的智能立体书库,藏书量达800万册,丰富的馆藏和精彩的文化活动,让这一文化新地标深受居民喜爱。截至7月25日,深圳图书馆北馆累计进馆人次突破200万。
伴随“两馆”等设施的陆续建设、启用,龙华的文化软实力有了越来越多的“硬支撑”。近年来,龙华区高效推进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九龙山体育公园、简上体育综合体、龙华文体中心、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图书馆北馆等大型文体设施,去年全区新增文体设施面积超14万平方米,总面积达583万平方米,可以为居民提供阅读、歌舞、戏剧、国学、艺术等主题的公共文化服务,更承办了CBA系列赛、EWD2024世界冠军世界拳王争霸赛、中国乒乓球甲A联赛、韦礼安2024巡演深圳站等诸多赛事和文体活动,成为龙华引流的“强磁场”。
与大型文体设施密集落子同步的是,一批家门口“小而美”的公共文化空间则成了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确幸”。105家城市书房遍布城区各个角落,总藏书量超26.3万册,让阅读触手可及;智能健身驿站、口袋公园健身角等一批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投用,让居民出门即可拥抱运动快乐。
当前,龙华正加速推进观湖文化艺术体育场馆、大浪文化艺术中心、大浪体育中心、“鹭湖四馆”等17个大型场馆建设,在未来,更多公共文化空间、打卡地将成为龙华居民家门口的“文化客厅”。
文化品牌源源不断
龙华声音传得更远
龙华,是一片文化沃土。文化,让龙华声音更动听、更响亮。
夜幕降临,优美的诗文朗诵声从观澜河畔传出。“我一直想为月光下的中国写一首诗,我喜欢她宁静的样子,喜欢她温柔中的强大力量……”2024年最后一场“今夜为你读诗”活动在观澜古墟举行,朗诵者演绎的古今佳作,带领观众穿梭于各个朝代,感受不同时代诗歌的魅力。
“活动为小朋友提供了一边读诗一边学习的舞台,通过表演也能让他们增加文化自信,我觉得很好,下次有机会的话还会再来。”池女士特地带上家人和孩子从宝安赶到现场,目的就是为了一睹朗诵者的现场风采。
最是书香能致远。“今夜为你读诗”活动是龙华区打造的全新阅读IP,这也是龙华持续培育城区文化品牌的生动缩影。自6月起,每月首个周六傍晚都会在观澜古墟举行一场“开放麦”读诗活动,搭建一个展示时代风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展示自我朗诵水平的舞台,让更多居民有机会走进“文化朋友圈”,让整座城区成为一个多元开放的文化空间。
早在今年初春,古墟学堂·文化点灯项目已在观澜古墟生根发芽,从“1”到“N”,“文化点灯”训练营、“给市民的文明素养课”等课程在龙华区下辖街道、社区中传递“灯火”,为更多人带去文化的滋养。此外,龙华区还举办了“今晚有得到”“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等活动,在更大舞台上讲述龙华故事、传播龙华声音。
与此同时,龙华区深入挖掘本土文化,推动创作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艺术精湛、思想深刻、感人至深的优秀文艺作品,积极开展精品创作的引导扶持和宣传推介,在多项国家级评奖中实现历史性突破。
原创儿童剧《哪吒闹海新传》、非遗舞蹈影像《满堂红》、原创舞蹈影像作品《麒·承》……据不完全统计,龙华区已有430余项文艺精品获得国家、省、市大奖,其中《哪吒闹海新传》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参演剧目,今年7月更是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进一步凸显“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城区文化气质。
文化惠民多点开花
群众生活有滋有味
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令人捧腹的相声小品……秋日傍晚,龙华区第四届社区文体节之群众大舞台走进各街道社区,一个个由群众自编自导的节目轮番上演,为广大群众带来一场场丰富的文化大餐。
美好生活离不开文化滋养。8月至11月,龙华区坚持重心下移,盘活文化资源,持续开展社区文体节系列活动,将公共文化服务精准送到基层。社区文体节突出公益性、惠民性,以群众大舞台、星空电影院、社区运动会、流动图书馆四大形式呈现,共开展389场接地气的活动和赛事,累计惠及超28万人次,既满足了居民需求,也体现了城区活力,是实打实的惠民举措。
当艺术的种子在群众心中蓬勃生长,当阅读风尚融入群众生活日常,龙华正以其独特的美丽与活力,书写着文化惠民的精彩篇章。今年以来,龙华区不断加大文体惠民服务力度,陆续推出龙华诗词大会、龙华戏剧季、龙华国际钢琴博物馆艺术周、湾区青少年阅读戏剧节等品牌活动,不断引进高端文艺精品,做到“月月有品牌,季季有亮点”;同时,开展“柯洁杯”全国围棋大赛、姜昆相声精品演出、孟广禄京剧演出等名家进社区活动,推动高端资源下基层,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在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同时,龙华开展82项共计433场次的公共阅读活动,为居民朋友打造一场阅读嘉年华;连续四年举办200期“对话大家”讲坛,每周末邀请国内外知名文学家、作家、评论家开展读书沙龙,不断提升居民文化品位。
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龙华勇担新的文化使命,不断探索创新,努力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服务,让文化润泽生活每一处缝隙,城区魅力在这一帧帧美好画面中持续释放、悠远绵长。(曾虹 石耿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