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苍鹭谷景区开展活动 供图
近年来,巍山县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依托大仓镇幸福村委会三合村、河上坝片区的资源优势,打造了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民俗文化、运动休闲、亲子研学、康养度假、养生养老、创意农产孵化于一体的苍鹭谷田园综合体项目。
走进苍鹭谷景区,远山如黛,湖水清浅,整个山谷一片静谧。
“苍鹭谷景区立足于大理新区建设重大机遇和现有特色优势发展起来,距离下关只有15分钟的车程,是巍山县深化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旅游新业态的有益探索,也是不断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大仓镇党委副书记钏宏磊介绍。
建设中,苍鹭谷景区坚持提升和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推进实施苍鹭谷景区产业道路扩宽硬化、8公里蓝花楹环线、村庄外立面改造、安全供水等,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当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巍山古城 供图
同时,苍鹭谷景区以“文化乐民”为宗旨,通过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景观小品和墙体文化等,将中华文化符号元素和民族团结理念有效融入建设运营中;同时,开展中小学研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举办“探苍鹭美景,品巍山小吃”首届美好乡村生活节、“狂欢火把节,最美苍鹭谷”主题活动等,持续推动提升文体服务供给,让各族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民族文化,让旅游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效载体。
“前几年进村道路不好,很多农产品都卖不出去,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就留老人和孩子。从打造苍鹭谷景区到现在,村容村貌大幅提升,外出务工的也回村办起了农家乐、开起了民宿,我们在家门口务工、销售农产品,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挣钱,日子越过越好了。”三合村村民王开艳开心地说。
据苍鹭谷景区负责人姜南云介绍,景区运营以来,以“文旅富民”为目的,充分发挥露营休闲、乡村音乐会、特色烧烤美食、乡村宴席品鉴、乡村特色集市、非遗文化传承体验等引流聚人功能,吸纳当地村民就近就便务工1000多人次,每年吸引游客近3万人;同时旅游衍生的地摊经济拓宽当地桃、梨等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多元化发展,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实现全村各族群众共同富裕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实现“一业兴”推动“百业旺”。
苍鹭谷景区,是巍山县持续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见证。
近年来,巍山县持续壮大当地文旅特色产业,不断建立健全游客双向流动机制,旅游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各族人民旅游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
统筹: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龙兴刚 王云飞 马新焕
作者:普正灵
来源: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