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 风机安装规范 ,以及 轴流风机风量偏差标准 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今天给各位分享 风机安装规范 的知识,其中也会对 轴流风机风量偏差标准 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按‘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要求;第4.2.2条 整体安装的泵,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0/1000,并应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面或其它水平面上进行测量;
一般采用安全系数的通风机,而它的安全系数范围在风量为1.05至1.1,风压为1.10到1.15。与此同时,我们不主张采用过大,是为了避免它长期处在低效率状态下进行工作。第四点,注意网管阻力特性和通风机的特性要相匹配。应
径向位移不应超过0.05毫米,倾斜步应超过0.2/1000;机组的纵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3/1000(电站用轴流引风机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用水平仪分别在主轴和轴承座的水平中分面上测量。
4.立式风机盘管安装应牢固,位置及高度应正确。连接配管:1.风管、回风箱及风口与风机盘管机组连接应严密、牢固;2.风机盘管与冷热媒管的连接,应在管道系统冲洗、排污后且再循环试运行2h以上,水质合格后进行,以防杂物
风机安装规范
法律分析:离心风机的振动速度值:1、用轴承震动速度有效显示时为:11mm/s。2、用轴承振幅显示时为以下值:(1)电机同步转速为3000转/分时:最大允许值为:0.1mm(双振幅);(2)电机同步转速为1500转/分时:最大允许
⑴通风机机械运转试验;⑵转动件的平衡校正;⑶零部件质量、外观质量、装配质量、油漆质量、清洁度的检验;⑷产品成套性(包括出厂技术文件完整性)的检验;⑸叶轮间隙要求的检查。注意: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噪声试验、叶轮
一、品质保证:1.室内轴流直结式排烟机使用于室内排烟,为马达直结传动,马达必须机壳内直接与高温气流接触,风机耐温等级 400℃/2HR,并须有 CE 或 UL安全标示。2.风机性能等级依 AMCA210 之标准测试。3.风机音量等级
JB/T 8941.1-2014一般用途罗茨鼓风机 第1部分:技术条件 标准介绍:本标准规定了一般用途罗茨鼓风机(包括单级、双级、成套的正压和负压鼓风机)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保管与保证期。本标准
风机检测依据的标准主要有GB/T 1236-2000《工业通风机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JB/T 9068-1999《前向多翼离心通风机》、JB/T 8932-1999《风机箱》、GB 10080-2001《空调通风机安全要求》、JB/T 9069-2000《屋顶通风
风机行业常用标准有哪些
本标准不适用于消防排烟风机箱和兼有排烟功能的隧道用射流风机、地铁区间隧道内用地铁轴流通风机。 替代标准:JB/T 10281-2001 执行时间:2014-10-01 JB/T 8941.1-2014一般用途罗茨鼓风机 第1部分:技术条件 标准
(6)电机同步转速为500转/分时:最大允许值为:0.6mm(双振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机振动测定方法GB2807-81本标准适用》 第一条 本标准适用于轴中心"为45毫米至630毫米,转速为600转/分至3600转/分
一、品质保证:1.室内轴流直结式排烟机使用于室内排烟,为马达直结传动,马达必须机壳内直接与高温气流接触,风机耐温等级 400℃/2HR,并须有 CE 或 UL安全标示。2.风机性能等级依 AMCA210 之标准测试。3.风机音量等级
有国标。按《防腐通风机一般技术要求》
风机有国标吗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 51251-2017 3.3.5 机械加压送风风机宜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送风机的进风口应直通室外,且应采取防止烟气被吸入的措施。2 送风机的进风口宜设在机械
3、消防类产品都需接入消防控制中心,受消防控制中心联动控制,所以以这个要求,消防排烟轴流风机就必需配电控箱,否则是没法受消防中心联动的。所以你说的用空开开关是不可以的,不符合3C规范要求。4、如果非消防风机,直接
您好,主流式,离心式都需要进行消费CCCF认证。在国家强制性3C目录里面有要求。我们 华盛认证 帮助很多消防风机公司消防CCCF的认证并取得了证书。 如有不懂的可以百度一下 华盛认证 ,网页上有很多消防认知知识。希望能帮助
一、品质保证:1.室内轴流直结式排烟机使用于室内排烟,为马达直结传动,马达必须机壳内直接与高温气流接触,风机耐温等级 400℃/2HR,并须有 CE 或 UL安全标示。2.风机性能等级依 AMCA210 之标准测试。3.风机音量等级
3C消防排烟风机的基本形式为轴流式结构,采用耐高温电机,配设专用的电机冷却系统,产品经国家消防装备监督质量检验中心按GA211-1999《消防排烟风机耐高温试验方法》进行耐高温试验,在介质温度300℃高温条件下连续运转60分钟以上
消防轴流风机3c标准规范: JB/T 10281-2014 《消防排烟通风机 技术条件》 GA 211-2009 《消防排烟风机耐高温试验方法》 GA 1035-2012 《消防产品工厂检查通用要求》 GA 1061-2013 《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要求》 CNCA-C18-
消防轴流风机3c标准规范:JB/T 10281-2014 《消防排烟通风机 技术条件》GA 211-2009 《消防排烟风机耐高温试验方法》GA 1035-2012 《消防产品工厂检查通用要求》GA 1061-2013 《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要求》CNCA-C18-02:2014
消防轴流风机3c标准规范
不同型号的风机风量相差很大。如果是轴流风机,8号机座的轴流风机配功率5.5千瓦的电机,风量约为34073(m3/h)。如果是罗茨风机(中、低压L型),功率5.5千瓦,风量约为643(m3/h)。如果是离心风机,功率5.5千瓦,
现在按照温度20度,你的管道材质为金属2.5mm板的并且是不漏风管路没有弯头的前提来计算,你的管道阻力为320Pa,末端风量还是10000m/h3(误差不小于百分之五),风速为14.15m/sin。
同等功率情况下,风压大小决定风量大小,风压大流量小,风压小,流量大。如下图所示。不过一般来说,轴流风机不太适用于风压太大的工作环境,如果压力差太大,建议考虑使用离心风机。
2:由于在室内(吊顶上空)安装不能有太大噪音,结合以上现象请问现适合安装轴流风机还是离心风机?3:3号房间约有200立方,7个20cm*20cm的风口,该选用多大的风机3:排风工程选择风机,风量怎样计算,有什么公式?1:声明下抽的湿气湿度很高,
4.使用公称系统静压及 85%公称风量划出一曲线,用分贝(dBre 10-12w)为单位,以八音阶音声功率为纵坐标,相对于 63HZ 至 8000HZ 八音阶中心频率为横坐标。5.轴流风机之轮框和叶片的铸件,必须 X 光检查或染液探伤(P
轴流式风机的型号及参数如下:1、型号为SF-146PZ01,功率(W)为750W,尺寸(CM)为146CM*146CM*60CM, 风量(M3/H) 为45000-48000M3/H。2、型号为SF-120PZ05,功率(W)为750W,尺寸(CM)为122CM*122CM*40CM, 风
3、根据问题提供的参数计算,风速约19m/s,每米管道阻力为可选T35-11-8型号轴流风机,风量34000m3/h,压力380Pa,转速1450r/min,功率5.5kw,但是噪声不小于60分分贝。
轴流风机风量偏差标准
轴流风机绝缘电阻合格标准是大于0.5兆欧。轴流凤机简介 轴流凤机简介 轴流风机,用途非常广泛,就是与风叶的轴同方向的气流,如电风扇,空调外机风扇就是轴流方式运行风机。之所以称为“轴流式”,是因为气体平行于风机
防爆轴流风机需符合GB3836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需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取得生产许可证,取得相关的防爆电机防爆合格证,最终取得防爆轴流风机的防爆合格证。
GBT1236-2000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JB-T10563-2006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GB-T275-1993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3181-2008漆膜颜色标准GBT4323-2002弹性套柱销联轴器GB2888-2008-T风机和罗茨风机噪声测量方法JB-T1021
其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60℃,含尘量和其它固体杂质的含量不大于100mg/m3,杂质直径不大于1mm。 执行时间:2014-10-01 JB/T 9099-2014冷却塔轴流通风机 标准介绍:本标准规定了冷却塔轴流通风机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
风机检测依据的标准主要有GB/T 1236-2000《工业通风机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JB/T 9068-1999《前向多翼离心通风机》、JB/T 8932-1999《风机箱》、GB 10080-2001《空调通风机安全要求》、JB/T 9069-2000《屋顶通风
一般离心式/轴流式通风机振动判别标准(JBTQ334-87) ≤5.0mm/s 良好;≤6.3mm/s 合格。大型离心式/轴流式鼓风机振动判别标准(JB/TQ433-85) ≤1.5mm/s 良好;≤2.8mm/s 允许;≤4.5mm/s 较差。当叶轮旋
轴流风机风量偏差标准5%。风机盘管对应的国家标准GB/T19232,风量测量允许的偏差范围为5%,也就是说实际测量值与标称值之间的允许偏差为5%。
轴流风机国家标准
资料:
轴流式风机(国家标准)规范:
一、品质保证:1.室内轴流直结式排烟机使用于室内排烟,为马达直结传动,马达必须机壳内直接与高温气流接触,风机耐温等级 400℃/2HR,并须有 CE 或 UL安全标示。2.风机性能等级依 AMCA210 之标准测试。3.风机音量等级依 AMCA300 之标准测试。4.风机耐温等级依 ANSI:ASHRAE 149 之标准测试。5.风机机械,低电压安全指令依 CE 或 EN 或 UL 标准测试。
二、资料送审:1.本工程设备应提供下列原厂曾经制造相关机型之数据送审。2.第三公证单位认证之一系列测试报告或证明文件。3.提供设备及材料的完整型录数据包括:每一部风机合格的性能曲线图、静压力(PA)、总效率(%)及相对于风量(CMH)之操作功率(KW)等曲线。4.使用公称系统静压及 85%公称风量划出一曲线,用分贝(dBre 10-12w)为单位,以八音阶音声功率为纵坐标,相对于 63HZ 至 8000HZ 八音阶中心频率为横坐标。5.轴流风机之轮框和叶片的铸件,必须 X 光检查或染液探伤(PT)或磁粉探伤(MT)以确保没铸造瑕庛。6.马达高温 400℃/2hr 性能系列测试报告。7.提供温度达 400℃测试风机运转压力推算风量之计算书。8.供货商须提送,耐高温、性能、噪音厂测计划书,其测试设备须公证合格 ,认可之设备。
三、厂测:1.承包商或供货商在本工程设备若进口或国产品,交货前必须会同监造单位业主代表,依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颁布『公共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作业要点』之第八点规定办理,至公证合格,认可测试实验室,进行耐高温 400℃/2HR、性能、噪音测试,规格抽测由监造单位指定,耐高温 3 台,常温性能及噪音 6 台测试,合格后方可交货,不合格重测而延误工程责任属承包商及供货商,其费用含在本工程内,不另行编列。耐高温及性能测试报告需附有 CNLA 之 LOGO。2. 合格之测试实验室,其测试之标准及项目必须符合质量保证之要求且必须全部通过中华民国实验室认可体系(CNLA)之认可。3.常温性能测试,以设计风量之风机,风量至少提高在 25%以上,在风机最大额定转速(RPM)F,实于持续15 分钟之运转测试。4.风机之性能测试应包括风机风量、静压、全压、转速(RPM)、效率及最高设计条件下的马达电流。测试报告对进风之空气密度须修正 1.2kg/ m3。5.噪音测试。6.耐温测试之运转温度须达 400℃(从常温加温 400℃之加温时间必须 5~10分钟内完成),时间至少须达2hr;温度达 400℃时,必须测试风机之风机前后压差或风量,且高温时风机前后压差须比常温时风机前后压差误差在±20%以内;或高温时风机风量须比常温时风机风量误差±10%以内。误差在上述要求值之外,则常温时性能应判定为不合格。
太多了,下面列举十分之一:
GB/T 2888-1991|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
GB/T 13933-1992|小型贯流式通风机
GB/T 13470-1992|通风机系统经济运行
GB/T 13466-1992|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
GB/T 13467-1992|通风机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
GB/T 13275-1991|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
GB/T 13274-1991|一般用途轴流通风机技术条件
GB/T 13933-2008|小型贯流式通风机
GB/T 10178-1988|通风机现场试验
GB 19761-2005|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T 17697-1999|声学 风机辐射入管道的声功率测定 管道法
GB/T 15913-1995|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GB/T 11866-1989|船用后向式离心通风机
GB/T 11865-1989|船用离心通风机
GB/T 11864-1989|船用轴流通风机
GB 11800-1989|船用防爆轴流通风机
GB 11799-1989|船用防爆离心通风机
GB 10080-2001|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
GB/T 3235-1999|通风机基本型式、尺寸参数及性能曲线
GB/T 17847-1999|小艇 电动风机
GB/T 17774-1999|工业通风机 尺寸
GB/T 19843-2005|工业通风机 射流风机的性能试验
GB/T 19075-2003|工业通风机 词汇及种类定义
GB/T 19074-2003|工业通风机 通风机的机械安全装置 护罩
消防轴流风机3c标准规范: JB/T 10281-2014 《消防排烟通风机 技术条件》 GA 211-2009 《消防排烟风机耐高温试验方法》 GA 1035-2012 《消防产品工厂检查通用要求》 GA 1061-2013 《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要求》 CNCA-C18-02:2014 《强制性产品认。
资料:
轴流式风机(国家标准)规范:
一、品质保证:1.室内轴流直结式排烟机使用于室内排烟,为马达直结传动,马达必须机壳内直接与高温气流接触,风机耐温等级 400℃/2HR,并须有 CE 或 UL安全标示。2.风机性能等级依 AMCA210 之标准测试。3.风机音量等级依 AMCA300 之标准测试。4.风机耐温等级依 ANSI:ASHRAE 149 之标准测试。5.风机机械,低电压安全指令依 CE 或 EN 或 UL 标准测试。
二、资料送审:1.本工程设备应提供下列原厂曾经制造相关机型之数据送审。2.第三公证单位认证之一系列测试报告或证明文件。3.提供设备及材料的完整型录数据包括:每一部风机合格的性能曲线图、静压力(PA)、总效率(%)及相对于风量(CMH)之操作功率(KW)等曲线。4.使用公称系统静压及 85%公称风量划出一曲线,用分贝(dBre 10-12w)为单位,以八音阶音声功率为纵坐标,相对于 63HZ 至 8000HZ 八音阶中心频率为横坐标。5.轴流风机之轮框和叶片的铸件,必须 X 光检查或染液探伤(PT)或磁粉探伤(MT)以确保没铸造瑕庛。6.马达高温 400℃/2hr 性能系列测试报告。7.提供温度达 400℃测试风机运转压力推算风量之计算书。8.供货商须提送,耐高温、性能、噪音厂测计划书,其测试设备须公证合格 ,认可之设备。
三、厂测:1.承包商或供货商在本工程设备若进口或国产品,交货前必须会同监造单位业主代表,依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颁布『公共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作业要点』之第八点规定办理,至公证合格,认可测试实验室,进行耐高温 400℃/2HR、性能、噪音测试,规格抽测由监造单位指定,耐高温 3 台,常温性能及噪音 6 台测试,合格后方可交货,不合格重测而延误工程责任属承包商及供货商,其费用含在本工程内,不另行编列。耐高温及性能测试报告需附有 CNLA 之 LOGO。2. 合格之测试实验室,其测试之标准及项目必须符合质量保证之要求且必须全部通过中华民国实验室认可体系(CNLA)之认可。3.常温性能测试,以设计风量之风机,风量至少提高在 25%以上,在风机最大额定转速(RPM)F,实于持续15 分钟之运转测试。4.风机之性能测试应包括风机风量、静压、全压、转速(RPM)、效率及最高设计条件下的马达电流。测试报告对进风之空气密度须修正 1.2kg/ m3。5.噪音测试。6.耐温测试之运转温度须达 400℃(从常温加温 400℃之加温时间必须 5~10分钟内完成),时间至少须达2hr;温度达 400℃时,必须测试风机之风机前后压差或风量,且高温时风机前后压差须比常温时风机前后压差误差在±20%以内;或高温时风机风量须比常温时风机风量误差±10%以内。误差在上述要求值之外,则常温时性能应判定为不合格。
太多了,下面列举十分之一:
GB/T 2888-1991|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
GB/T 13933-1992|小型贯流式通风机
GB/T 13470-1992|通风机系统经济运行
GB/T 13466-1992|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
GB/T 13467-1992|通风机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
GB/T 13275-1991|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
GB/T 13274-1991|一般用途轴流通风机技术条件
GB/T 13933-2008|小型贯流式通风机
GB/T 10178-1988|通风机现场试验
GB 19761-2005|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T 17697-1999|声学 风机辐射入管道的声功率测定 管道法
GB/T 15913-1995|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GB/T 11866-1989|船用后向式离心通风机
GB/T 11865-1989|船用离心通风机
GB/T 11864-1989|船用轴流通风机
GB 11800-1989|船用防爆轴流通风机
GB 11799-1989|船用防爆离心通风机
GB 10080-2001|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
GB/T 3235-1999|通风机基本型式、尺寸参数及性能曲线
GB/T 17847-1999|小艇 电动风机
GB/T 17774-1999|工业通风机 尺寸
GB/T 19843-2005|工业通风机 射流风机的性能试验
GB/T 19075-2003|工业通风机 词汇及种类定义
GB/T 19074-2003|工业通风机 通风机的机械安全装置 护罩
GBT1236-2000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JB-T 10563-2006 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
GB-T 275-1993 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
3181-2008 漆膜颜色标准
GBT4323-2002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GB2888-2008-T 风机和罗茨风机噪声测量方法
JB-T 10213-2000 通风机 焊接质量检验技术条件
JB-T 9101-1999 通风机转子平衡
GBT 1171-2006 一般传动用普通V带标准
JBT 6444-2004 风机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6887-2004 风机用铸铁件技术条件
JB-T 2977-2005 工业通风机、透平鼓风机和压缩机 名词术语
JBT 6886-2010通风机 涂装技术条件
JBT 6445-2005工业通风机超速试验
8689-1998 通风机振动检测及其限值
8690-1998 工业通风机 噪声限定值
GB 10178-2006 通风机现场试验
JB-T+10562-2006一般用途轴流通风机技术条件
太多了,下面列举十分之一:
GB/T 2888-1991|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
GB/T 13933-1992|小型贯流式通风机
GB/T 13470-1992|通风机系统经济运行
GB/T 13466-1992|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
GB/T 13467-1992|通风机系统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
GB/T 13275-1991|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
GB/T 13274-1991|一般用途轴流通风机技术条件
GB/T 13933-2008|小型贯流式通风机
GB/T 10178-1988|通风机现场试验
GB 19761-2005|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T 17697-1999|声学 风机辐射入管道的声功率测定 管道法
GB/T 15913-1995|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GB/T 11866-1989|船用后向式离心通风机
GB/T 11865-1989|船用离心通风机
GB/T 11864-1989|船用轴流通风机
GB 11800-1989|船用防爆轴流通风机
GB 11799-1989|船用防爆离心通风机
GB 10080-2001|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
GB/T 3235-1999|通风机基本型式、尺寸参数及性能曲线
GB/T 17847-1999|小艇 电动风机
GB/T 17774-1999|工业通风机 尺寸
GB/T 19843-2005|工业通风机 射流风机的性能试验
GB/T 19075-2003|工业通风机 词汇及种类定义
GB/T 19074-2003|工业通风机 通风机的机械安全装置 护罩
JB/T8941.1-1999 一般用途罗茨鼓风机 第1部分:技术条件
★ JB/T8941.2-1999 一般用途罗茨鼓风机 第2部分:性能试验方法
★ JB/T 6887-2004 风机用铸铁件技术条件
★ JB/T 6891-93 风机用消声器技术条件
★ JB/T 2977-92 风机和罗茨鼓风机术语
★ GB 1236-85 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 JB 4356-86 工业蒸汽锅炉离心送风机和引风机
★ GB/T 2888-91 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
★ JB/TQ 725-89 一般用途罗茨鼓风机产品质量分等
★ JB/TQ 502-86 风机和罗茨鼓风机产品抽样及等级制定
★ JB 4361-86 风机配套消声器名词术语及性能指标表达
★ JB 4364-86 风机配套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
★ ZBJ 72038-90 通风机焊接质量检验
★ ZBJ 72039-90 通风机铆焊技术要求
★ JB 4358-86 电站锅炉离心送风机和引风机
★ ZBJ 72007-87 一般用途离心式鼓风机
★ JB/TQ 341-84 通风机噪声限值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1条 本篇适用于离心通风机、离心鼓风机、离心压缩机、轴流通风机、罗茨式鼓风机和叶氏式鼓风机的安装。
第2条 本篇是风机(不包括辅助设备)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
第3条 风机安装的基础、清单和防震装置应符合有关设计的要求。
第4条 风机的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根据设备装箱清单,核对叶轮、机壳和其他部位(如地脚孔中心距、进、排气口法兰孔径和方位及中心距、轴的中心标高等)的主要安装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
二、叶轮旋转方向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三、进、排气口应有盖板严密遮盖,防止尘土和杂物进入;
四、检查风机外露部分各加工面的防锈情况,和转子是否发生明显的变形或严重锈蚀、碰伤等,如有上述情况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第5条 风机的搬运和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整体安装的风机,搬运和吊装时的绳索,不得捆缚在转子 和机壳或轴承盖的吊环上;
二、现场组装的风机,?鞯睦Ω坎坏盟鹕嘶??砻婧妥?佑氤萋种崃蕉酥行目住⒅嵬叩耐屏γ婧屯屏ε痰亩嗣婊?撬?街蟹置娴牧?勇菟?住⒆?又峋焙椭岱獯??挥ψ魑?Ω坎课唬?
三、输送特殊介质的风机转子和机壳内涂有保护层,应严加保护,不得损伤;
四、不应将转子和齿轮轴直接放在地上滚动或移动。
第6条
风机的润滑、油冷却和密封系统的管路除应清洗干净和畅通外其受压部分均应作强度试验,试验压力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用水压试验时试验压力应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25~1.5倍,用气压试验时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05倍;现场配制的润滑、密封管路应进行除锈、清洗处理。
第7条
风机的进气管、排气管、阀件调节装置和气体加热成冷却装置油路系统管路等均应有单独的支撑并与基础或其他建筑物连接牢固;各管路与风机连接时法兰面应对中贴平,不应硬拉和别劲,风机机壳不应承受其他机件的重量,防止机壳变形。管路安装完毕后,应复测机组的不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
注:中、小型机组(如类似DA350-61机组)的油路系统管路可不设单独支援。
第8条 风机附属的自控设备的观测仪器、仪表的安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9条 风机连接的管路需要切割或焊接时,不应使机壳发生变形,一般宜在管路与机壳脱开后进行。
第10条 风机的传动装置外露部分有护罩;风机的进气口或进气管路直通大气时应加装保护网或其他安全设施。
第二章 离心通风机
第11条 离心通风机的拆卸、清洗和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将机壳和轴承箱拆开并将转子卸下清洗,但电动机直联传动的风机可不拆卸清洗;
二、轴承的冷却水管路应畅通并应对整个系统进行试压,试验压力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一般不应低于4公斤力/厘米2。
三、清洗和检查调节机构,其转动应灵活。
第12条 整体机组的安装,应直接放置在基础上用成对斜垫铁找平。
第13条 现场组装的机组,底座上的切削加工面应妥善保护,不应有锈蚀或操作,底座放置在基础上时,应用成对斜垫铁找平。
第14条
轴承座与底座应紧密接合,纵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用水平仪在主轴上测量,横向不水平底不应超过0.3/1000,用水平仪在轴承座的水平中分面上测量。
第15条
轴瓦研刮前应先将转子轴心线与机壳轴心线校正,同时调整叶轮与进气口间的间隙和主轴与机壳后侧板轴孔间的间隙,使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16条
主轴和轴瓦组装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检查。轴承盖与轴瓦间应保持0.03~0.04毫米的过盈(测量轴瓦的外径和轴承座的内径)。
第17条
机壳组装时,应以转子轴心线为基准找正机壳的位置并将叶轮进气口与机壳进气口间的轴向和径向间隙高速至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同时检查地脚螺栓是否紧固。其间隙值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一般轴向间隙应为叶轮外径的1/100,,径向间隙应均匀分布,其数值应为叶轮外径的1.5/1000~3/1000(外径小者取大值)。调整时力求间隙值小一些,以提高风机效率。
第18条 离心通风机找正时,风机轴与电动机轴的不同轴度:径向定位移不应超过0.05毫米,倾斜不应超过0.2/1000。
第19条 滚动轴承装配的风机,两轴承架上轴承孔的不同轴度,可待转子装好后,以转动灵活为准。
第三章 轴流通风机
第20条 轴流通风机的拆卸、清洗和装配除应按本篇第11条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检查叶片根部是否损伤,紧固螺母是否松动;
二、立式机组应清洗变速箱、齿轮组或蜗轮蜗杆。
第21条 整体机组的安装应直接放置在基础上,用成对斜垫铁找平。
第22条 现场组装的机组,组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水平剖分机组应将主体风筒上部和转子拆下,并将主体风筒下部、轴承座和底座等在基础上组装后,用成对斜垫铁找平;
二、垂直剖分机组应将进气室安放在基础上,用成对斜垫铁找平,再安装轴承座,且轴承座与底平面应均匀接触,两轴承孔对公共轴线的不同轴度不应超0.05毫米;轴瓦研刮后,将主轴平放在轴瓦上,用划针固定在主轴轴头上,以进气室密封圈为基准测主轴和进气室的不同轴度,其值不应超过2毫米,然后依次装上叶轮、机壳、静子和扩压器;
三、立式机组的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用水平仪在轮毂上测量,传动轴与电动机轴的不同轴度,径向位移不应超过0.2/1000;
四、水平剖分和垂直剖分机组的风机轴与电动机轴的不同轴度,径向位移不应超过0.05毫米,倾斜步应超过0.2/1000;机组的纵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3/1000(电站用轴流引风机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用水平仪分别在主轴和轴承座的水平中分面上测量。
第23条
叶片校正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校正各叶片的角度,并锁紧固定叶片的螺母,如需将叶片自轮毂上卸下时,必须按打好的字头对号入座,防止位置错乱破坏转子平衡。如叶片损坏需更换时,在叶片更换后,必须锁紧螺母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
第24条 主轴和轴瓦组装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检查。
第25条
叶轮与主体风筒(或机壳)间的间隙应均匀分布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其对应两侧的半径间隙之差如无规定时可按表V-2.1的规定执行。
叶轮与主体风筒间的对应两侧半径间隙之差 表V-2.1
叶轮直径(毫米) ≤600 >600~1200 >1200~2000 >2000~3000 >3000~5000
>5000~8000 >8000
对应两侧半径间隙之差不应超 过(毫米) ±0.5 ±1 ±1.5 ±2 ±3.5 ±5 ±6.5
第26条
主体风筒上部接缝或进气室与机壳、静子之间的连接法兰以及前后风筒和扩压器的连接法兰均应对中贴平,接合严密。前、后风箱和扩压器等应与基础连接牢固,其重量不得加在主本风筒(或进气室)上,防止机体变形。
第四章 罗茨式和叶氏式鼓风机
第27条 罗茨式和叶氏式鼓风机的清洗、拆卸和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清洗齿轮箱及其齿轮;
二、检查转子和机壳内部;
三、清洗润滑系统使其畅通、清洁。
第28条 转子与转子间(包括正、反两个方面)、转子与机壳间、转子与墙板间的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29条 风机应用成对斜垫铁找平,轴的纵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
第五章 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
第30条 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的清洗、拆卸和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各机件和附属设备均庆清洗干净,其接合面防锈油脂除去后,应涂以润滑层加以保护(特殊要求者例外);
二、机壳垂直中分面不应拆卸清洗(筒型结构的机器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扩压器、回流器和轴承箱等清洗时可不拆卸;
三、润滑系统、密封系统中的油泵、过滤器、油冷却器和安全阀等应拆卸清洗,除油冷却器外其斜均可不单独试压;
四、气体调节装置和气体冷却系统应拆洗干扰,其受压疗分一般可进行试压;如有特殊要求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
第31条 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找平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直联机组找平时,纵向用水平仪在轴上测量,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03/1000;横向用水平仪在机壳中分面上测量,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
二、有增速器的机组找平时,纵向用水平仪在轴颈上测量,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02/1000;横向用水平仪在下机壳的水平中分面上测量(见图V-2.1),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整个机组的找正一般均以增速器为基准进行。
第32条 底座或整体机组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按机组的大小选用成对斜垫铁,对转速超过3000转/分的机组,各块垫铁之间、垫铁与基础、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均不应小于接合面的70%,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5毫米;
二、每组垫铁选配后应成组放好,并作出标记防止错乱;
三、底座如为数块组成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核对机壳和轴承座等地脚螺栓的位置是否相符;
四、底座上导向键(水平平键或垂直平键)与机体间的间隙应均匀,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无规定时,健在装配的键槽内的过盈应为0.01~0.02毫米;在对应可滑动的键槽内两侧间隙的部属C1+C2应为0.04~0.08毫米,顶间隙c应为0.5~1.0毫米,埋头螺钉低于健a
为0.3~0.5毫米(见图V-2.2)。
第33条 轴承座和下机壳装在底座上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轴承座与下机壳为整体的机组,应将机体的下半部装在底座上,同时以轴承孔为基准,找平(有增速器的机组一般以增速器为基准进行上述工作);
二、轴承座与下机壳不是一体的机组,轴承座应先装在底座上,同时以轴承孔为基准找平,校正下机壳与主轴轴心线的不同轴度(有增速器的机组,一般以增速器为基准进行上述工作);
三、有导向键的轴承座或下机壳上的锚爪与底座相连接的螺栓应正确固定,螺栓与螺孔间的间隙和螺母与机座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螺母与机座间的间隙c一般可以为0.03~0.06毫米(见图V-2.3)。
四、轴承座与底座间,或下机壳的锚爪、轴承座与底座间,应紧密贴合,未拧紧螺栓前用塞尺检查其局部间隙、对转速不高于3000转/分的机组不大于0.05毫米,高于3000转/分的机组不应大于0.04毫米。
注:机座指轴承或下机壳的锚爪。
第34条 增速器底面与底座应紧密贴合,未拧紧螺栓前用塞尺检查其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4毫米。
第35条
轴瓦与轴颈的接触弧面、顶间隙、侧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某项指标不符合,允许进行修、刮,但修、刮轴瓦时,应注意校正转子与机壳密封装置的不同轴度,并使转子与密封装置间的间隙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可倾瓦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36条 转子各部位(主轴、叶轮、平衡盘、推力盘和联轴器等)的轴向和径向跳支均不应超过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37条 上、下机壳的接合面应紧密,未拧紧螺栓前,局部间隙允许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工作压力低于或等于10公斤力/厘米2者,间隙不应大于0.12毫米(烧结鼓风机例外);工作压力高于10公斤力/厘米2者,间隙不应大于0.08毫米;
二、连接螺栓不应碰伤,接合面间如有密封填料或涂料,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均匀地填上或涂上。
第38条 增速器组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行星齿轮增速器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一、轴瓦的各部间隙(顶隙、侧隙等)、接触弧面和单位面积内的触点数,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必要时应进行刮研;
二、齿轮组轴间的中心中距、不平行度、齿侧间隙和接触班点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三、齿轮箱的上、下壳体接合面应紧密,未拧紧螺栓前其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6毫米,连接螺栓不应碰伤。
第39条
所有上瓦背与轴承盖(或压盖)的过盈值以及下瓦背和轴承孔的接触面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过盈值一般为0.03~0.07毫米,接触面一般不应小于75%。
第40条 电动机、汽轮机、燃气轮机与增速器、鼓风机、压缩机连接时,共不同轴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六章 试运转
第41条
风机试运转应分两步,第一步机械性能试运转;第二步设计负荷试运转。一般均应以空气为压缩介质,风机的设计工作介质的比重小于空气时,应计算以空气进行试运转时所需的功率和压缩后的温升是否影响正常运转,如有影响,必须用规定的介质进行设计负荷试运转。
第42条 风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润滑油的名称、型号、主要性能和加注的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二、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将润滑系统、密填充系统进行彻底冲洗;
三、鼓风机和压缩机的循环供油系统的连锁装置、防飞动装置、轴位移警报装置、密封系统的连琐装置、防飞动装置、轴位移警报装置、密封系统的连锁装置、水路系统调节装置、阀件和仪表等均应灵敏可靠,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四、电动机或汽轮机、燃气轮机的转向应与风机的转向相符;
五、盘动风机转子时,应无卡住和摩擦现象;
六、阀件和附属装置应处于风机运转时负荷最小的位置;
七、机组中各单元设备均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单机试运转;
八、检查各项安全措施。
第43条
风机在额定转速下试运转时,应根据风机在使用上的特点和使用地点的海拔高度,按设备技术文件确定所需的时间。无规定时,在一般情况下要按下列规定;
一、离心、轴流通风机,不应少于2小时;
二、罗茨、叶氏式鼓风机在实际工作压力下,不应少于4时;
三、离心鼓风机、压缩机,最小负荷下(即机构运转)不应少于8小时,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少于24小时;
四、风机不得在喘振区域内运转(喘振流量范围设备技术文件注明)。
第44条 风机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风机运转时,以电动机带动的风机均应经一次起动立即停止运转的试验,并检查转子与机壳等确无摩擦和不正常声响后,方得继续运转(汽轮机、燃气轮机带动的风机的起动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二、风机起动后,不得在临界转速附近停留(临界转速由设计);
三、风机起动时,润滑油的温度一般不应低于25℃,运转中轴承的进油温度一般不应高于40℃;
四、风机起动前,应先检查循环供油是否正常,风机停止转动后,应待轴承回同温度降到小于45℃后,再停止油泵工作;
五、有起动油泵的机组,应在风机起动前开动起动油泵,待主油泵供油正常后才能停止起动油泵;风机停止运转前,应先开动起动油泵,风机停止转动后应待轴承回油温度降到45℃后再停止起动油泵;
六、风机运转达额定转速后,应将风机调理到最小负荷(罗茨、叶氏式鼓风机除外)进行机械运转至规定的时间,然后逐步调整到设计负荷下检查原动机是否超过额定负荷,如无异常现象则继续运转至所规定的时间为止;
七、高位油箱的安装高度,以轴承中分面为基准面,距此向上不应低于5米;
八、风机的润滑油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水压力必须低于油压;
九、风机运转时,轴承润滑油进口处油压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一般进油压力应为0.8~1.5公斤力/厘米2,高速轻载轴承油压低于0.7公斤力/厘米2时应报警,低于0.5公斤力/厘米2时应停车。当油压下降到上述数值的上限时,应立即开动起动油泵或备用油泵,同时查明油压不足的原因,并设法消除;
十、风机动转中轴承的径向振幅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表V-2.2、V-2.3的规定;
十一、风机运转时,轴承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
离心、轴流通风机、罗茨、叶氏式鼓风机
轴承的径向振幅(双向) 表V2.2
转速(转/分) ≤375 >375~650 >550~750 >750~1000 >1000~1450 >1450~3000
>8000
振幅不庆超过(毫米) 0.18 0.15 0.12 0.10 0.08 0.06 0.04
离心鼓风机、压缩机和增速器轴承的径向振幅(双向)
表V-2.3
转速(转/分) ≤3000 >3000~6500 >6500~10000 >10000~18000
主机轴承振幅不应超过(毫米) 滚动 0.08
滑动 0.05 0.04 0.03 0.02
增速器轴承振幅不应超过(毫米) 0.04 0.04 0.03
注:上两表所列振幅系指测振器的触头沿铅垂方向安放于轴承压差上所测得的数值。
规定:无规定时,一般应符合表V2.4的规定;
轴 承 温 度 表V-2.4
轴 承 形 式 滚 动 轴 承 滑 动 轴 承
温度不宜高于(℃) 80 60
十二、风机运转时,应间隔一定的时间检查润滑油温度和压力、冷却水温度和水量、轴承的径向振幅、排气管路上和各段间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保安装置、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和功率因数以及汽轮机、燃气轮机的设备技术文件中规定要测量的参数值等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并做好记录;
十三、风机试运转完毕,应将有关装置调整到准备起动状态
设备外露加工面、组装配合面、滑动面、各种管道、油箱和容器等应清洗洁净;出厂已装配好的组合件在防锈保质期内可不拆洗。清洗的方法和清洁度的检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和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输送介质为氢、氧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的压缩机,凡与介质接触的零件、部件和管道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规定进行脱脂,其油脂的残留量不应大于125mg/m2;脱脂后应采用干燥空气或氮气吹干,并应将零件、部件和管件两端管口做无油封闭;
润滑系统、密封系统中的油泵、过滤器、油冷却器和安全阀等应拆卸清洗。
现场组装时,机器各配合表面、机加工表面、转动部件表面、各机件的附属设备均应清洗洁净;当有锈蚀时应清除,并应防止安装期间再发生锈蚀。
调节机构应清洗洁净,其转动应灵活。
关于 风机安装规范 和 轴流风机风量偏差标准 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风机安装规范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 轴流风机风量偏差标准 、 风机安装规范 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