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5月13日消息(记者沈梅)上海市奉贤区以“全周期关怀服务”为引领,构建“敢投、敢闯、敢干”的创业生态,打造更加开放、包容、高效的营商环境。2024年全区民营企业达57.8万余户,在区内企业总量中占比为89.3%,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奉贤实践的强劲引擎。
“能否提供激发创新的工作环境,是否构建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的完整机制,是否能让创新者既获得价值回报,又能与区域产业链形成良性互动,这些是我们科技创业者看重的,而奉贤,正是这样的地方。”上海宾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兼创始人龚超慧的这番话,道出了科创企业对发展土壤的核心诉求。作为土生土长的奉贤人,他的创业故事恰是这片热土创新生态的最佳注脚。
每个创新故事的起点,往往深埋着改变世界的火种。年幼时在母亲工作的工厂仓库,龚超慧目睹传统制造业的痛点:红绿交错的表格背后,是人力低效、数据孤岛与供应链迟滞的困局。这颗少年时埋下的种子,最终生长为改变工业生态的宏愿。他赴美攻读机械工程博士,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完成技术积淀后,于2017年回国创立宾通智能,立志打造驱动制造业智能转型的“工厂大脑”。凭借在智能制造业的突出贡献,他先后荣获“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荣誉、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第十二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上海青年科技创业十大先锋等称号。
科技成果转化并非简单的技术移植。创业初期,这个由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精英组成的团队,也曾遭遇了诸多困难。国内制造业对国产技术存在疑虑,同时,过去很多商业模式简单地对标国际企业,并不适应中国的产业现状和国情。
从科学家到创业者,龚超慧在不断试错中经历了角色定位与思维模式的双重转变。他意识到客户需要的不是“最先进的算法”,而是“最懂生产的伙伴”。于是,宾通智能将服务嵌入全链条,为工厂补足数字化基础,提供全方位培训和运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