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5月12日|海通国际将舜宇光学科技的评级升至“跑赢大市”,目标价上调至72.1港元,并将其2025年及2026年盈利预测分别上调至33.4亿元和41.1亿元。该行表示,竞争压力减缓和产品组合改善,正推动舜宇平均售价和毛利率提升。除了核心智能手机光学业务外,随着全球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动驾驶(AD)采用加速,舜宇在AR/XR镜头和汽车摄像系统的领导地位为其提供显著上行潜力。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他们是护士,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白衣天使”。在传统的观念中,护理被认为是女性的专属。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男性加入了护理队伍,成为数不多的硬汉“天使”。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聆听护理队伍中“他”的故事。
毫米之间的生命守护者
王震正在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杨晨 摄)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透析室内,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与匆忙的脚步声交织,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血透病床间,他叫王震,是目前医院为数不多的男护士之一。
从业14年间,王震每年服务透析患者超20000余台次。14年来,王震积极参与科研新技术新项目10余项,独立主持新技术项目1项,发表论文2篇,申报实用型新型专利3项,在他的培养下,30余名年轻护士掌握了护理相关核心技术,成为医院护理的中坚力量。今年“五一”前夕,他获评“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刚开始确实觉得护士的工作就是打针发药、量血压,好像没有什么难度,但其实不然,进入临床工实际工作中才发现护理远不止。”王震说:“自己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科室是在重症医学科,每天面对的都是危重患者。日常工作中除了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配合危重患者的抢救,更需要安抚病人和家属的情绪,这和最初的认知其实是不太一样的。这也告诉我护士的工作绝不是简单的执行医嘱,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应变能力。”
在王震看来,护士的工作虽然繁重,但每当看到病人因他们的努力而缓解疼痛、逐渐康复,那种满足感便冲淡了所有的辛劳。
多年来临床经验让王震得到快速成长,当问及为何会选择从事护理工作时,王震说:“其实一开始我也没有想过自己会当护士,毕竟这个行业啊,女性居多。但后来了解到,护理行业其实很缺我们男护士,尤其像急诊、ICU、手术室这些需要体力和应急能力的科室。我觉得护理工作它有它的意义,能直接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所以说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这个行列。”
从最初的工作小白,到现在的行家里手。特别是他牵头组织实施的钙芒硝联合医用酒精加红外线治疗仪在动静脉内瘘血肿的应用(是一种消肿技术)能提升患者消肿速度,帮助患者减轻疼痛。
“与传统的技术相比,它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加速创面愈合,延长血管使用的时间和快速消肿的一个效果。”王震说:“未来,我将深耕临床护理技术的攻关,同时向护理科研、教学及管理方面的一个发展,推动新技术应用和行业的科普,实现从专业的能手到复合型护理人才的成长,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这个职业的真实面貌。
三代医者守护群众健康
他是重庆市医科学校的一名学生,也是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的实习护士。由于外祖父以及父母都是医生,在耳濡目染中,陈思宇从小便萌生从事医疗行业的梦想。而今,学护理专业的他,目标更加明确,那就是成为家族中首位“男护士”。
在綦江区隆盛镇中心卫生院,一场父子间的医护传承仪式正在举行。仪式上,作为父亲的陈雪松将自己使用了多年的听诊器交到了儿子陈思宇手中,而陈思宇则把一块象征护理精神的怀表别到了身着白大褂的父亲陈雪松的胸口。一场看似简单的信物交换,更多的是父亲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儿子的叮嘱。
“护士与医生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患者康复和百姓生命健康的共同守护者。”陈雪松对儿子说道:“孩子,你即将踏上工作岗位,希望你牢记医者使命,心里装着患者冷暖,帮助患者解除病痛,不负百姓生命重托。”
“小时候就看到他们为了抢救病人,非常辛苦,这种高尚的行为在我的心里产生了‘火种’一般的东西。”陈思宇说:“在学校的时候,其实只能学习到一点皮毛,冰山一角,很多的东西还需要在岗位中锻炼,熟练掌握各项临床护理技能。”
为练好基本功,陈思宇和同学们常常私底下相互“扎针”。陈思宇说:“第一次学习打针(静脉穿刺)时,紧张又害怕,也失败了,想着失败是成功之母,就背地里跟同学两个互相扎针,慢慢地熟能生巧也就学会了。”听了父亲的嘱托,陈思宇表示:“我将以父辈为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心系患者,努力提升自我,为守护群众健康贡献力量。”
生命检测仪的声音滴滴滴
在綦江区中医院,伴随着监护仪发出的声响,手术室里的医护人员又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作为“90后”男护士,赵显权是手术室里的“体力担当”,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注射药剂、传递卫材等工作都与他有关,手术不结束,他就不能停下。他平均每天参加4-5台手术,最多时有40多台,工作以来他参与了6000多名患者救治工作。
见到赵显权时,他刚结束一台手术,正在整理器械。“手术做完了,然后再给他送回去。送回去的话,接下来还要访视。每隔两三天,要进行一个病人回访,一直到病人出院。”
男性护士自带“体力好”光环,是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临床科室最宠爱的“小哥哥”,而另一方面,男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遭遇尴尬,遇到的不理解比女护士大得多,但这些都成为了赵显权坚持走下去的动力。
赵显权说:“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有一个参与感。看见病人一天天好起来,也感觉很有成就感,很有意义。”
三分靠治疗,七分在护理。赵显权说:“这个工作不分白天黑夜,为的就是守护生命之光。”7年来,赵显权先后在心内科、ICU、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工作。赵显权说:“抢救的时间和操作都是按秒计算,不管在哪个科室,都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让患者转危为安,让更能让理解医者的含义。”
护理工作需要学习很多的技能和知识,对于未来,赵显权表示:“自己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将理论知识学习好,将操作技能掌握好,从而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近年来,綦江区大力推进护理队伍建设,护士队伍逐年壮大。来自綦江区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注册护士数量为4052人,其中男性护士122名,占比为3.01%。(陶涵 谢天骄)